七一社区        注册

陈毅一封密信的前缘后事

羊 夏

2014年02月19日08: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孟庆元的老家在辽宁。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使他童年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孟庆元考入沈阳的奉天农业大学后,与同室邻铺的毕彦升成为要好的同学。他们在寝室里秘密传看进步书刊,投身抗日斗争的热情愈加高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两个热血青年极为愤慨,下定决心到关内参加抗日军队。他们认准要投奔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要去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沈阳到延安,千里迢迢,何以成行?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几次进关,都无功而返。1939年暑假,他们以缴纳下半年学杂费的名义,向家里要了些钱,悄悄到了北平。孟庆元的计划是从北平南下开封,渡过黄河后再沿陇海铁路向西。两个天真的年轻人以为,过了黄河就是郑州的国军阵地,既然国共合作了,从那里去延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驻守郑州的是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孟庆元和毕彦生从中牟夜渡黄河,一上岸就被河防连扣住了。连长先说他们是走私贩子,后来又怀疑是日本人的探子,就下令押到总部审问。第三集团军参谋长马国恩是黑龙江人,问明了情况,知道两个东北老乡是来抗日的,就想把他们留下来。可是孟庆元和毕彦升只认准延安抗大,除此之外哪儿也不去。马国恩生气地说,给你们几天时间考虑,要是再不听劝,就把你们送进战地劳动服务营。

这天晚上,勤务兵送来一张纸条,是总司令的便笺,上面写着“请毕彦升、孟庆元前来一谈”,署名是朱晦生。听勤务兵说,这个姓朱的是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的机要秘书。见面后,朱晦生十分关切地询问东北沦陷区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一路艰辛。朱晦生说,你们想到延安去学习,想法是对的。但是国民党对想去延安的进步青年一律送服务营,实际就是集中营。你们懂日语,最好先留在这里审讯日军俘虏,我会关照你们的。经过朱晦生的耐心劝导,两个人不再坚持。马国恩得知他们留下十分高兴,随即任命二人为参谋处少尉服务员。孟庆元的同学蔡宁来郑州后,朱晦生帮助他以马国恩的同乡关系,到总司令开设的桐萱中学任教。每到周末,朱晦生就把这几个东北青年叫到自己住处,讲国际形势、抗日前途,国共怎样联合抗日以及摩擦的原因。从朱晦生那里,他们读到了毛泽东的著作,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也利用在参谋处和学校的工作之便,为朱晦生做了不少事情。

经过一个时期的考察,朱晦生把新四军第六支队派来的许天民介绍给这几个年轻人,向他们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孟庆元三人等经朱晦生、许天民介绍入党,彭雪枫还致信毕彦升表示关心。以朱晦生、许天民为负责人的特别支部,随即在豫东周家口成立。1941年5月,毕彦升突发疾病,住进漯河的美国医院。许天民、孟庆元、蔡宁守候榻前,寸步不离。毕彦升逝世后,在他的日记本封皮的夹层中,发现了彭雪枫签名的那封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