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补生
国内收藏界一般将1949年之前洗印的照片称之老照片,为收藏品门类之一。本文作者收藏了一组两张三寸的民国时期南京中央军校照片,因照片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随光影流年,照片已泛黄浮银,色调层次感更显丰富,尤其引人注目。作者由于家庭的影响(其祖父为黄埔军校四期教官,其父亲、叔父均为黄埔军校学生),成为一位黄埔文物收藏家,他收藏的很多黄埔老照片,不仅具有文物的价值,也是了解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
细细品味第一张照片,映入眼帘的画面是挂有民国国旗、党旗的校门,门额上方有水泥铸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校门外右侧停放着两辆外国制造的小轿车和一辆牌号为1084的大客车,猜测是接送军校教官的班车。班车旁边竖立着一个圆柱形大邮箱,方便军校员生寄信。当摄影者按快门瞬间,恰巧有两名骑兵牵马闪过,使前面的军马遮住了右边卫兵的上身,虽然骑兵闯入画面影响了构图均衡,却让照片平添趣味。再看第二张照片画面,在军校围墙内操场上,有六名全副武装的学生,正在进行班制式教练,以身高依次列队。
看完这组老照片,从地面上的物体阴影朝向,判断出拍照时间应是上午。关于摄影者身份,因第一张照片是在校门之外所摄,不好确定,但第二张照片却暗示了摄影者是军校职员,因为军校是军事禁区,外部人员是不能在军校围墙内随意拍照的。照片年代依据校史推断为1929年至1934年间。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建设于太平门内即废清陆军中学原址,校门南向直对新辟之黄埔路。1927年国民革命军抵定南京,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其原有校舍也开始修葺扩建。到1928年,其名称复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建筑日增,规模乃愈益宏大。
值得一提的是,军校校本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同院,分门进出。校长蒋介石的南京官邸,建在军委会和校本部之间,它是一楼一底的一般建筑,并不华丽,其意图是以示对两个单位特别重视,同时便于掌控。
黄埔军校是1928年3月迁到南京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又移往成都。南京陷落,日寇侵占校本部挂牌为“东部地区警备司令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以后,因中央军校校本部仍在成都,为此将原南京校本部旧址归属国防部办公之地。
频道精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