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胡耀邦初任总政组织部副部长

钱 江

2014年03月14日08: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组织部门要对干部负责

1940年初秋,抗大三分校介绍来一个年仅15岁的小青年,名叫王伯惠,建议由组织部分配工作。余建亭接待了他。没有想到,拆开小青年手持的组织介绍信,那信上写道,持信人是一个“小特务”,他本人曾承认参加过阎锡山的“革命同志会”,分配工作时要予以注意。

余建亭大吃一惊,连忙问明情况。说起“小特务”的事,王伯惠放声大哭,呜咽着告诉余建亭,说自己的承认是逼供讯的结果,他本人是真心实意投身革命的。余建亭立即将此事向胡耀邦报告。胡耀邦明确地说,要进行调查核实,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再介绍出去,人家还是一个小孩子呢,工作才刚刚开始,是“小特务”怎么介绍?于是余建亭安排王伯惠在军委招待所住下后,立即着手调查。

原来,抗战爆发后,家在山西岢岚县的王伯惠进入阎锡山以抗战名义主办的“民族革命中学”学习。那时他才13岁,和同学们集体参加了同为阎锡山主办的“革命同志会”。中学毕业后,王伯惠又进入设在陕西宜川的随营总校,不久后转入“民族革命大学”。在那里,王伯惠接触了中共地下党成员。1940年春,他和一批同学跟随地下党员来到延安投奔革命,进入抗大学习。

可是,王伯惠运气不好,遇上一位十分多疑的负责人,经常找他谈话,表示怀疑王伯惠投奔革命的目的,还说王伯惠是“革命同志会”的小组长。两下里语言不和,难免顶牛,结果王伯惠被关进一个羊圈里,饱受折磨,最后屈打成招。这一来,王伯惠又被宣布不能在抗大留下来了,只好手持介绍信来到军委组织部。

王伯惠又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在胡耀邦领导下关心人尊重人的组织部干部。由于和王伯惠一起到延安的同学很多,余建亭的调查很快就有了分晓,王伯惠头上的“小特务”帽子纯属子虚乌有。胡耀邦明确指示,解除王伯惠的“小特务”嫌疑,安排工作。他亲自找王伯惠谈话,鼓励他相信组织,轻装上阵,努力工作。有这个结论,军委组织部介绍王伯惠到军委经济建设部总务科当了文书。后来,王伯惠当了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陕西省农办副主任、陕西省委党校校长。

自军委组织部一别,几十年中王伯惠与胡耀邦没有联系。1977年秋天,已担任陕西咸阳地委党校校长的王伯惠为党校校址在“文革”中被占用一事来到北京上访申诉。他在多次碰壁后突然想起刚刚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马上找了过去。

胡耀邦热情地接待了他。王伯惠说明了情况,又说起胡耀邦当年在军委组织部挽救自己政治生命的往事。胡耀邦说:“看来,冤假错案在那个年代里就有啊!”他仔细了解了王伯惠汇报的情况,在王伯惠递送的材料上批道:“请小平同志阅。”王伯惠回到西安后不久,他所反映的问题就顺利得到了解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