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那些打破常规的国宾欢迎式

2014年04月04日07:46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那些打破常规的国宾欢迎式

总统陪同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外交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7天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破冰之旅”,如同巨人之手推开封闭的国门。

当年1月28日,邓小平的专机先抵达阿拉斯加安格雷季空军基地。飞机降落时,漫天飘着大雪,时任美国礼宾司司长杜贝尔、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与新中国首任驻华大使柴泽民早已在机场等候。邓小平走下飞机后,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及夫人、国务卿万斯及夫人迎上去握手欢迎。

“后来才知道,这次美国政府的迎宾规格超出了常规。通常情况下,即使是外国元首对美国作正式访问,美方也只由高级礼宾官员到机场迎接。国务卿只在市中心华盛顿纪念碑后等待前来的贵宾。”柴泽民说。

1月29日,邓小平夫妇与中国代表团共22人进入白宫南草坪。上午10时,欢迎仪式开始。他和夫人卓琳在白宫受到卡特总统及夫人、美国政要和1000多名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欢迎仪式上,美国政府鸣礼炮19响。按国际惯例,对等接待是外交场合的基本原则,接待国家元首鸣礼炮21响,接待总理是19响,接待副总理级领导人是17响。由于邓小平当时的职务是国务院副总理,因而一些美国记者大发感慨:一个国家的总统举行正式仪式,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并陪同其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从事外交礼宾工作的唐龙彬敏感地注意到,此次美方接待“规格”的微妙之处。美方不仅打破惯例,派高级官员专程到阿拉斯加迎接,“在抵达华盛顿时,美方又临时提高接待规格,改由蒙代尔副总统前往迎接”。

在邓小平后来到外地的参观访问中,除了伍德科克、礼宾司长杜贝大使全程陪同以外,另有总统贸易谈判特别顾问、3名重要内阁部长、数名参众议员分段分城市陪同访问,“这是美方经过一番精心研究后安排的”。外交官冀朝铸对此次邓小平访美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这说明美国方面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他微笑着说。

在卡特的欢迎晚宴上,邓小平的出现方式也有点入乡随俗的味道——卡特挽着卓琳出场,邓小平则挽着卡特夫人,一前一后缓步走入宴会厅,全场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装饰大宴会厅的1500株红色和粉红色山茶花是特地从卡特家乡佐治亚州运来的,显示了主人的良苦用心。

邓小平在访问中反复强调“人民”二字。在访美行程中,他时时刻刻践行着这一信念,向美国民众展示了中国人民谋和平、求发展的美好愿望,展示了改革开放浪潮将起时中国的新形象。

在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作为压轴戏,一两百名美国孩子用中文演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声方落,邓小平登上舞台,热情拥抱并俯身亲吻了唱歌的孩子。他流露的情感自然真诚,在场的一些美国观众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休斯敦西蒙顿小镇竞技场,策马飞奔的女骑手隔着护栏向邓小平送上一顶牛仔帽。邓小平欣然接受,戴在头上,全场掌声雷动。

美国媒体说,邓小平在美国掀起了 “邓热潮”、“中国热”,他的访问是“中国的愿望、尊严和外交灵活性的象征”。当年2月5日,即邓小平离美回国之日,他的形象再度出现在《时代》封面上,标题是“邓来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