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真实版的“渡江侦察记”(上)

2014年04月10日14: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真实版的“渡江侦察记”(上)

1954年和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来到安徽省繁昌县,拍摄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编剧沈默君,导演汤晓丹,剧中主要人物由孙道临、陈述和张金玲等扮演。这是一段真实历史的再现,取材于渡江战役发起前,我华野二十七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的过程。电影只是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但它毕竟受故事片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江南的15天,所处的斗争环境,则如龙潭虎穴,一发千钧。

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二十七军组建一支先遣渡江大队,与江南的党和游击队取得联系,以执行侦察任务,策应大军过江。先遣渡江大队由军侦察营一、二连和三连六跂炮班,加上七十九师、八十一师的三个侦察班组成,总计300余人。大队长由我八十一师二四二团参谋长亚冰(即章尘)担任,副大队长由军侦察科科长慕思荣担任。这支队伍除亚冰自己是皖南人、老新四军外,多是北方人、老八路。这些战士刚从淮海战役下了火线,就接受了这项新任务。

这无疑是对这些北方战士的挑战。因为这支队伍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不谙水性。可战士们偏偏要打破“木船不能渡江”的论调,使解放军成建制的过江成为现实。他们抓紧时间在内河学习泅渡、救护等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初识水性,掌握了乘船坐船的要领,而且还会撑篙掌舵,划船操舟。

为检验渡江训练可否过关,也为侦察江南敌情,1949年3月21和23日,大队先后派出二连一排三班和二连二排四、六班渡江侦察敌情,并命令一定要抓捕俘虏。两次渡江侦察捕虏都获得成功。战士们一共俘敌10名,缴获机关枪1挺,步枪8支,更重要的是,通过两次的渡江初步了解了江南的敌情,确认敌八十八军指挥所于繁昌,第一四四师师部于桃冲,其所辖之四四五、四四六、四四七三个团,分守油坊嘴、黑沙洲、旧县(今新港)、荻港、太平街、太阳洲江防。

渡江前,军部想方设法为他们挑选了30几只小船,并挑选出最好的水手。在物资准备上完全依照战时需要,尽其所能,给予配备。如浮水竹筒、木筏、船橹、船桨、船杆。为防止船漏,准备了补漏用的棉花和黄泥。为避免木船划桨时的响声,准备了稻草、绳子,将其铺在船头,捆绑木桨的小皮带也事先用油浸透,以防摇桨时发出大的声音。

船工是先遣渡江的关键帮手,要使船工乐意为渡江效力,既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更要相应地采取经济的补偿,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先遣渡江大队协同当地党政机关,研究制定了《船工家属生活困难补助办法》,《船工伤亡优抚条例》和《船只损坏赔偿规定》等。当时,解放战争形势已是一目了然,船工们倒没有多大思想顾虑,如今家属子女的生活有了保障,他们更是愿意把部队送过江去。

军部在武器装备上,尽量给予保证。每支步枪配备150发子弹,每挺机枪配备1000发子弹,每支冲锋枪配备250发子弹;每班带小包炸药,及两枚六跂炮弹;配备火箭筒两个(每连各一个),六跂炮每连一门,自带四天给养。干部携带一部分银元,并有电台一部及地图等其他必须之用品。译电员准备汽油、火柴,以便万一情况下焚毁密电码。

根据多日的观察,知道江南的敌巡逻艇多在夜晚8时前活动,于是,我军决定在夜晚9时过江,登陆点选择在对岸繁昌荻港十里场至夹江口20余里的地方。整个大队分为两队,一队由大队长亚冰率领,由大队机关和二连组成,分四小路成一字形,以十里场、皇公庙段为登陆点;二队由副大队长慕思荣率领,分三路成一字形,以北埂王至夹江口段为登陆点。过江的原则是力争偷渡,准备强渡。登陆后分别迅速穿插到戴公山和狮子山隐蔽。

军部批准了渡江的计划。4月4日,我二十七军军长聂风智、政委刘浩天、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仲曦东来到先遣渡江大队驻地,进行战前动员。聂风智宣布作战命令,他说:“你们是渡江的先锋,军委、三野、兵团首长和广大指战员都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战士们握紧拳头高呼:“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立大功,江南比英雄!”4月6日,军部下达了渡江的命令。晚9时半,亚冰等率一队,分乘8只木船,开始了他们渡江侦察的征程。(张家康)


频道精选:

毛泽东评《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陈云李先念等1983年谈西路军问题:对马家军估计不足

彭德怀曾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7次发言反映问题

“佛光将军”张国华:率部出征痛失爱女

卖国巨奸周佛海的最后38天:无法保外就医 瘦死狱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