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伟大精神产生伟大力量

专家座谈电视专题片《伟大的抗美援朝》

2014年04月15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1周年,由北京电视台创作的6集系列专题片《伟大的抗美援朝》3月上旬在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与本报文艺部日前在京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中共党史军史专家、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领家属、观众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本版特此编发四篇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

人民支持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陈 理(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副主任)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是人民,人民支持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伟大的抗美援朝》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它通过电视手段,充分挖掘了宝贵的档案史料,真实还原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把观众带回到60多年前那个史诗般的战火年代,让人荡气回肠,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显示了这部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震撼力。

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它抓住了三个核心问题。首先,它从最高统帅决策的角度,比较好地回答了新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问题。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刚从长期的战乱中走出来,国家的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发展国民经济。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即将烧到家门口的战火,中国敢不敢出兵,能不能出兵,确实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60多年后的今天,都会有人提出疑问。这部专题片没有回避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而是从这个问题切入,用了一整集的篇幅,来呈现这一艰难的“抉择”。这一部分内容脉络清晰,主题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我们想打这场战争,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得不打这场战争,因而才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在6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要是没有这场战争,就没有新中国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甚至改革开放30多年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6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了长时间的和平发展环境。

其次,《伟大的抗美援朝》聚焦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回答了在敌我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虽然他们的装备很差,甚至刚刚入朝的时候连过冬的棉衣棉被都没有准备好。但他们明白是为了正义而战,是为了祖国而战,为了保卫刚刚得到的胜利果实而战。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勇往直前,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系列片呈现的很多细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志愿军战士以他们的鲜血,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典范。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片中最生动、最深刻的部分。

再次,这部专题片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挖掘出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民心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上世纪30年代毛主席就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千百万拥护我们的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立了新中国,就是因为我们背后有广大人民的支持。这个铁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伟大的抗美援朝》用3集的篇幅展现了伟大的抉择和战场的厮杀,也同样用3集的篇幅把镜头对准了后方,对准了作为这场战争强大后盾的祖国和人民,显示了这部系列片谋篇布局的独到之处。

后3集的视线聚焦在国内人民的生产活动、捐献热潮,他们写慰问信、到战场上为前线将士举行慰问演出,等等。专题片对鲜活的故事、生动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和再现,洋溢着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让今天的观众看后依然心头发热。

片中有一个细节,美军在极度严寒中被记者问到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要进行这么一场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战争的时候,他们找不到答案。专题片通过大量类似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帝国主义为什么失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胜利,透彻地阐明抗美援朝战争是因为有全国人民的支援才最终获得了胜利。

专题片《伟大的抗美援朝》成功驾驭了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历史呈现血肉丰满,立意和主题高远、生动、鲜活,为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

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我们后盾如此强大,我们战士如此英勇,正义的战争必胜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关于这场战争的研讨和关注热度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上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电视台适时推出了6集系列专题片《伟大的抗美援朝》,发掘真相,正本清源,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看完片子深感中国政府当年做出抗美援朝抉择的艰难与伟大。关于这场战争,事实只有一个: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完全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一仗打得十分必要。根据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就是侵害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朝鲜战争本来是一场内战,但是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从它的全球战略出发,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武装干涉,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晚上,美国舰队即入侵台湾海峡。《伟大的抗美援朝》引用史料,证明美国的这一军事行动是早有预谋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美国此举是要把“尖刀”插到中国身上。刚刚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的新中国迫切需要和平,但哪怕面对拥有核武器的世界军事强国美国和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中国人民也敢打。因为,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我们后盾如此强大,我们战士如此英勇,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

《伟大的抗美援朝》用生动的历史细节告诉观众: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仗打出了新中国的形象——我们的人民不信邪不怕鬼。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仗促进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推动了国防和现代化军队的建设。新中国不仅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也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志。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热情,新中国坚强有力的组织调动能力,不畏强暴、不畏强权的责任担当,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动力,是值得弘扬光大的宝贵财富。抗美援朝战争的价值和意义,必将穿透历史直击人心。

如果没有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没有中国60多年的和平,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这部系列片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正确认识新中国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好教材。为此,我有几个建议。第一,我们的影视作品需要“小桥流水”,更需要“大江东去”。现在反映小人生、小家庭的影视作品非常多,但我们的年轻一代更应该胸怀民族和国家,拥有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奉献的大情怀,影视作品在启迪民智方面要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二,有关部门应该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影视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伟大的抗美援朝》这类准确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影视作品应当有更多的机会在更多的国内国际媒体上播出,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真相、铭记历史、认知中国。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