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用如山铁证还原血泪史实——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

2014年04月27日10:19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用如山铁证还原血泪史实

“日军档案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从吉林省档案馆获悉,89件日军侵华档案分别从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731部队“特别移送”、残酷奴役劳工、日军暴行、对我国东北实施移民侵略、镇压东北抗日联军、审讯和虐待英美战俘等8个方面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在暴露日军暴行的档案中,一封1941年6月由高嶋部队小林一郎写给东京市赤坂区小林胜的信件写着:“砍下中国人脑袋的时候,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我不清楚自己有多少次杀人的前科了,但是战场上我享有治外法权,不受当地管辖。”这封日本人之间的通信被做了“消除发送”处置,不仅是侵华日军对自己侵略暴行的直接记录,还揭露了日军企图欲盖弥彰的丑行。

除了信件,还有出自日军之手的报告、月报、电话记录、调查表等记录,也同样将历史事实真相昭彰于天下。

在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的档案中,一份报告清楚地反映出日军在实施南京大屠杀前南京人口有100万的史实,直接戳穿了日本右翼“屠杀前南京人口不足30万”的谎言;

在强征“慰安妇”的档案中,一份调查报告记载了南京、下关、句容等多地的日军数量及“慰安妇”配置比例,日军在10日内利用“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内容,伪满洲中央银行的电话记录则记载了日军以军用公款科目转账划拨给日军部队“购买”“慰安妇”专项资金的内容;

在向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10件档案中,有月报、通牒和图表等形式,说明了日本向我国东北移民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关于记载和反映延吉、新京、孙吴宪兵队实施“特别移送”的档案,则为侵华日军进行活体细菌实验提供了直接证据,是开展731部队罪行研究的新线索……

“这批档案有的对日本侵华所犯下的罪行提供了原始证据,有的对早已被国内外公认的罪行提供了原始佐证。一大特点就是原始档案居多,是日本人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具有本源性和唯一性。我们用日本人自己形成的日文档案还原历史,是对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的有力反击,恰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蒋立峰说。

铁证“发声”令血泪史不容抹杀

“吉林省档案馆的这批珍贵史料对日本侵华罪行提供了大量证据,对反击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近日召开的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媒体见面会上,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胜今介绍,吉林大学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心已于今年3月7日揭牌成立,学校将进一步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与吉林省档案馆进行共建和共同研究工作。

“不仅要加强与吉林大学的合作,今后我们还将陆续同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改变档案馆过去只管理档案的模式,加强对馆藏日本侵华档案的深入研究。”穆占一表示,尽管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却义不容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吉林省档案馆藏日军侵华档案整理研究”已被确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

“不仅是加强国内研究,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苏智良教授认为,这批日军因未来得及销毁而得以“劫后余生”的材料,完全可以“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他指出,比如在25件关于“慰安妇”的档案中,有6件涉及朝鲜人“慰安妇”;在731“特别移送”档案中,也涉及了朝鲜人;在关于审讯和虐待英美战俘的档案中,还记录有“奉天俘虏收容所”内,美英等联军战俘遭受虐待的悲惨境遇。苏智良相信其中涉及的国家,也有很多话要说,也可以与他们加强交流合作。

在近日出版的《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一书中,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吉林省档案馆藏日军侵华档案整理研究”负责人、主编庄严,在综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89件日本侵华档案,揭示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本质,客观上批判了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翻案的倒退行径。深入发掘、充分利用日本侵华档案,有助于警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高度警惕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阻止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和平美好的明天。”(记者 曾 毅 特约记者 任 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