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红军战士黄炜华三见毛泽东

黄树祥

2014年05月06日14: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黄炜华,1914年出生,福建省上杭县南阳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是福建闽西籍将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炜华曾与毛泽东有过零距离接触,亲耳聆听毛泽东的谆谆教诲,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在长汀向毛泽东汇报工作

1930年6月的一天,革命青年黄炜华等工作团员在中共武北特委书记张涤新的带领下,来到长汀县城毛泽东的住处汇报工作。

毛泽东一见到他们就满面笑容地迎上前去,和他们一一握手。他们坐下后,毛泽东问道:“你们的家都好吧?你们这么小就出来闹革命,生活习惯吗?想不想父母?哭过鼻子没有?哭过了也不要紧,锻炼锻炼就好了。”说得他们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一股暖流却在心中涌动。

张涤新先向毛泽东汇报了武北的工作情况,当说到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时,毛泽东风趣地说:“是啊!革命宣传就是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就是点‘火’,点革命之‘火’嘛!革命之‘火’可以燃遍武北,不久可以燃遍全国!”

当张涤新提到帮助建立红色政权时,毛泽东兴奋地插话:“这是很重要的工作,革命斗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政权,掌握政权,让劳苦大众握住印把子,有了政权就有一切,没有政权,翻身也是一句空话。”

接着,张涤新又谈了建立县独立大队的情况。毛泽东十分肯定地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比什么都重要,有了枪杆子才能握住印把子,才能发展和巩固革命成果,才能保卫红彤彤的苏维埃红色江山。你们知道帮助建立武装,很好!”

当张涤新向毛泽东提出调派军事干部、拨给枪支的要求时,毛泽东沉思片刻说:“好!给你们派一名军事干部,拨100条枪,一算是奖励,二算是支持!这下该满意了吧!”对此,大家都十分高兴,热烈鼓掌。

接下来,几个工作团员分别作了汇报。

黄炜华着重说了宣传工作的几种做法:“一是在墙上写革命标语或画革命漫画,二是散发革命传单,三是集会讲演,四是深入群众之中宣讲,五是组织唱百姓爱听的山歌和革命歌曲。通过宣传,武北的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毛泽东听得十分仔细,他鼓励说:“你们的声势很大呀!有点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样子,革命就是要这样,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要砸烂旧世界,非轰轰烈烈不可,非发动群众不行!”

黄炜华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地主的老婆是穷人的女儿,她也被发动起来,造了地主的反,当场宣布脱离地主家庭,要回到娘家去。工作团支持她造反,并帮助她回到自己的家中。毛泽东微笑着说:“是呀,地主不得人心,这反造得好!”

其他工作团员还汇报了扩大革命成果、建立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落实各种政策、取消苛捐杂税、发展商业贸易等问题,毛泽东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和满意。

毛泽东不仅给工作团以良好的评价和高度赞扬,而且还为团员们做了妥善的工作安排:黄炜华等革命青年全部到长汀县苏维埃政府宣传队工作。

离别时,黄炜华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久久不愿离去。毛泽东鼓励他要为革命多做工作,多作贡献,多加锻炼,并说:“革命前途非常远大,十分光明,任务也十分艰巨,需要工农大众团结一致,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不要难过,咱们以后还会见面的。”

毛泽东和霭可亲的态度、风趣幽默的谈吐、耐心细致的教导,给黄炜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受到极大的鼓舞,使他受益终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