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聚焦:中南海里的电影迷

2014年06月13日09:23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聚焦:中南海里的电影迷

“太精彩了,像过年吃饺子一样”

居住在中南海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看电影,分工作片和娱乐片两种。供片单位和影片类别,有电影局的送审片;文化部通过发行的,由中影公司提供的国产片、外国片、香港片;中国电影资料馆购进或交换来的外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及文化动态方面的内部片等等。

当然,西楼地属中南海甲区,警卫级别很高,相关人员出入,必须要持有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签名制作的通行证。但就看电影而言,凡是在甲区内工作、居住的人,不分职务高低,都能在每周三、日这两天晚上的7时30分,到西楼大厅买票看电影,每场票价两角,包括首长、员工及其家属,无一例外。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常在西楼大厅看电影的首长有刘少奇、邓小平、李富春、杨尚昆、谭震林、胡乔木、张际春等,特别是前四位,几乎每场必到。

西楼经常会放纪录片,而周恩来则最喜欢纪录片。对于电影,周恩来是以革命家、政治家的眼光来看待的,不仅重视本国的,也重视外国的,而且还切实做到了洋为中用。例如: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的影片出来后,周总理很快就在国务院小礼堂,邀请各部部长和有关领导前来观看,并极少有地在放映前讲话,他说:“今天我和几位副总理请大家一起来看这部影片,是要了解现在世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什么水平,看到了他们,也就看到了自己。高级干部当然要抓政治、抓业务,但也要重视国外的先进技术,要不断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我们不能长期落后,长期落后是要吃亏的。”

在一段时间里,我国先后引进了美国的《巴顿将军》,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啊!海军》《大海战》,美日合拍的《虎、虎、虎》以及欧洲和北非国家的一些影片。对于这些反映历史、战争或描写某国现状的片子,周总理在不同场合都十分明确地讲过:“就是要花点钱买进来,因为我们同各国都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看他们一些有价值的纪录片,是我们了解世界简易而直观的办法。”

1974年,第十届足球世界杯结束不久,邓小平听说有一部反映这届世界杯的纪录片叫《世界在你脚下》,于是便打电话到国家体委去找。当时体委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在足球处工作的陈家亮。

陈家亮找到了影片后,就到钓鱼台北边邓小平家的一楼客厅里播放电影。邓家本来就有周末看电影的习惯。陈家亮注意到,那个周末邓小平的家人全都安静地坐下来观看,邓朴方躺在长沙发上看,服务人员也站在后面看。

邓小平看得津津有味。“在放片的3个多小时中,他一直没有休息。他也很少问我问题,话不多。”陈家亮回忆当时的情形说,“看得特别入迷,精神很集中。”

看完电影已经下午1点多了,家人开始催促邓小平吃午饭。陈家亮见很难得到邓小平的评价,就抽空问邓朴方:片子怎么样?邓朴方回答说,太精彩了,像过年吃饺子一样。

通过《追捕》认识了“真由美”

1998年4月,胡锦涛出访日本,见到了日本演员中野良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参演电影 《追捕》,中野良子成了在我国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影星之一。据新华网报道,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之后,为了加强中日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中日友好,我国从日本引进三部电影,分别是《追捕》《望乡》和《狐狸的故事》。这三部电影在我国公映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20年后,胡锦涛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日本时,第一次见到了中野良子。当时,中野上前与他握手。在没有进行介绍的情况下,胡锦涛一眼就认出她就是20年前那部《追捕》里的“真由美”。胡锦涛笑着说自己很喜欢这部电影,现在看到女主角从大银幕上走下来,感觉很不一样。

中野良子几乎算是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中国领导人出访日本时,她多次受邀参加接见。2010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她又出现在由温家宝主持的中日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

当天,她穿着和服,梳着高高的发髻,一直端坐在旁边倾听。温家宝在座谈会结束前,特意点名让她发言,“你也发个言吧。我最早是从《追捕》中认识你的。”

《追捕》并非温家宝看过的唯一的日本电影。他说,“2007年访问日本前,我看了《三丁目的夕阳》,了解了二战后日本人民的生活。”2007年以来两次出访日本,温家宝都会在百忙之中抽空看电影,以了解日本文化。“这次访问前,鸠山首相推荐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我从头到尾看完了。这部电影讲的是生死离别的故事,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有着我们东方文化的底蕴,我很喜欢。”

(王一 综合自《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百年潮》《党史文汇》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