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击毙48000日寇、震惊日本朝野……它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作战时间最长、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一,也是中国军民以寡敌众数倍歼敌的著名战役——

血战衡阳48天

2014年08月21日11:07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血战衡阳48天

血脉相连

顺着衡阳湘江公铁大桥往东洲岛方向走100米,就是粤汉铁路衡阳湘江铁路桥。1944年6月,为阻挡日军进攻衡阳,衡阳军民曾将当时横卧此处的桥梁炸毁。

“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在衡阳也不是完全孤立无援,中共地方组织和衡阳人民,都积极参与到了战争中。”走在桥畔,中共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办公室副主任谢志成说,衡阳保卫战前夕,中共地下组织发动铁路工人,将渌口至耒阳的粤汉路段和衡阳至冷水滩的湘桂路段严重破坏,摧毁了日军的运输线,打乱和阻滞了日寇侵略计划的进程。

谢志成说,1944年5月,地方党组织便已获悉日军将自长沙犯衡。于是,以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的名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动员衡阳人民努力投身到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去,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

衡阳人民在中共衡阳地方组织的广泛动员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参加支援抗战、打击日寇的活动,或破坏道路,或毁坏桥梁,或切断日军进攻路线。日军增派飞机侦察,得到的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

“同时,抗敌后援会和衡阳市政府、工会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衡阳守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等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城内,各街道都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等。”谢志成说,这些防御工事,对打击日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谢志成向我们提供的一份材料,衡阳民众为支援衡阳保卫战牺牲了3147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在战斗打响以后为运送弹粮医药、救护伤员而葬身于枪林弹雨之中。“由于党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和抗日救亡工作,为衡阳人民树立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从而为与日寇浴血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志成告诉记者:饱含爱国激情而奋起抗日的衡阳民众,是在中共衡阳地方组织的宣传推动影响下激发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有效牵制了日军,更有力支持了中国军队对日寇的打击。

血史难忘

走进衡阳市岳屏公园,登上岳屏峰顶,一块高大的纪念碑屹立眼前,碑面赫然刻着“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大字,碑座为八面体,寓意八方和平,永无战事。整个纪念建筑群苍松环抱,庄严肃穆。

衡阳警备区领导告诉我们,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衡阳是唯一一个被政府命名的“抗战纪念城”。之所以获得这份殊荣,正是因为衡阳军民在衡阳保卫战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以及这场战斗的重要意义。

据介绍,衡阳保卫战堪称中国抗战史上以寡敌众的典型战例,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中国整个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一,也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这场战役极大震撼了日本朝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因此下台。担心衡阳之战的重大伤亡影响军心,日本甚至刻意淡化这场战事。

衡阳守军48天的浴血奋战,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妄图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计划,也为我方在更大范围内赢得了有利战机。同时,衡阳保卫战是中华民族与日本法西斯进行的一场血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它与盟军在欧洲大陆及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攻遥相呼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对不同对象的采访,关于衡阳保卫战的历史和意义,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第一次去陆家新屋时天色已晚,我们只是匆匆走过,离开衡阳前,我们再次跑到那里。

进入院内时,一对新婚夫妇正好在拍摄婚纱照。我们没有过去打扰,但这一幕似曾相识,在俄罗斯,很多新婚夫妇都选择在英雄纪念碑或英雄塑像前拍婚纱照。记者曾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拍,得到的答案是:“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是民族的骄傲,和他们合影我们自豪。”

深于心才能表于行。牢记英雄,牢记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和纸上,把他们真正铭记于心,从心底敬仰英雄、感恩英烈;从心底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就像陆家新屋前的小夫妻,这不正是我们纪念抗战八年最好的方式?(记者 罗铮 特约记者 周仁 通讯员 谭凌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