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通过了《凡尔赛条约》。资料图片
临海而建的海牙和平宫。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国际和平会议在此召开。资料图片
2005年,联合国举行仪式,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60周年。资料图片
1907年初夏至仲秋,气候宜人的荷兰海牙汇聚了参加第二次国际和平会议的44国代表。或许是秀美的风景、和煦的阳光让代表们暂时忘记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不仅对1899年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通过的3项公约和1项宣言进行了修订,还签署通过了10项公约,总计13项公约和1项宣言。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使战争法的创制发展迈入一个全新的成文法阶段。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法律效力的近百部战争法,大多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之际,一个被无数次提出的老问题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战争法究竟能不能防止战争、制止战争、减少战争的危害?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百余年来,战争法在血与火、毁灭与重生的宏大背景中艰难发展的历史,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
海牙和平会议为何没有带来和平
★盛况空前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相隔8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后仅仅7年,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的成果虽然十分丰硕,但在国际政治意义上,却是一个垂死的老旧国际格局的回光返照;无论法律的面纱多么亮丽,根本盖不住正在涌出的地火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的公约和宣言被国际社会统称为“海牙法”,与在日内瓦形成的关于人道保护的“日内瓦法”相对应,成为传统战争法的两个支柱。
“海牙法”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类,要求各缔约国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尽量避免诉诸武力”,采取斡旋、调停、国际调查和国际仲裁等方式;二是战争开始和中立权利义务类,确立了宣战制度,规定不宣而战属于非法,并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交战国与中立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三是人道主义保护类,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明确和完善战斗员、战俘和伤病员的待遇。
然而,这些标着“和平”“人道”印记的国际法文献,并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过去仅仅7年,就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一战,夺去了1000万人的生命。盛况空前的“和平”与规模空前的战争近在咫尺,不啻是对“和平设计者”们的一个莫大嘲讽!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的真正动因,是各大国都想在国际会议的谈判桌上争取在军备竞赛中不吃亏。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发展激发了各国以海军力量为主的军备扩张,各大国为保住或者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展开了空前的军备竞赛并加紧纠集军事同盟,尤以英、德两国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在英法德俄等几大资本主义板块之间积蓄着重组和互相冲撞的巨大能量。
提议召开海牙和平会议的,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此公之所以作此提议,其实并非出于对和平的爱好,而是由于俄国经济科技相对落后、财政拮据、内政不稳,在国际竞争中甚感力不从心,为了限制对手、赢得时间,才揣摩各国的心理作此冠冕堂皇的提议。许多国家尤其是各大国对会议的和平意义深表怀疑,但为了各自的外交目的,都没有拒绝参加会议。连当时受列强欺凌和宰割的中国清政府,也派宰相李鸿章率团参加了会议,当年举行会议的海牙和平宫中,至今仍藏有中国代表团赠送的国画。
但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而产生的深刻矛盾,根本无法通过国际会议的谈判得到缓解。两次海牙和平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有关裁军和军备控制的成果,甚至连一次像样的谈判都未能举行。和平会议对于世界和平未能有任何帮助,就连尼古拉二世本人,也在不久后爆发的一战期间,由于国内革命,全家被杀,直到80多年后,全家人的尸骨才被找齐。
一战的惨痛战祸表明,两次海牙和平会议的成果虽然十分丰硕,但在国际政治意义上,却是一个垂死的老旧国际格局的回光返照;无论法律的面纱多么亮丽,根本盖不住正在涌出的地火!
事实上,所有这些公约和宣言在一战中几乎全部变成一纸空文。比如,“海牙法”明文规定禁止使用毒气,而一战中德国科学家哈伯却将氯气用于作战。在伊普雷战役中,德军使用氯气,短短几十分钟内造成5000人死亡和1万人受伤。这种行径受到科学界强烈反对,哈伯的妻子(同样是科学家)也为此与他发生激烈争吵,以至她最后用哈伯的手枪自杀身亡。但这也未能阻止毒气战的泛滥,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毒气作战——德国一方采用芥子气,造成敌方部队极大恐慌;英法一方则使用路易氏毒气进行反击。一战期间,德国对敌方发射了超过12万5千吨的毒气弹;到一战的最后一年,毒气弹竟占德国炮弹的50%。双方化学战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一百万,其中十分之一死亡。
又如,“海牙法”明文规定不得随意攻击非交战国的商船,但一战中德国的潜艇实施无限制攻击,将攻击非交战国商船作为对敌方实施经济战的手段。在整个一战期间,潜艇通过直接攻击或布设水雷的办法,击沉了5000多艘商船,总计吨位达到1200万吨,造成大量人员特别是平民伤亡。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形成的国际公约和宣言虽然未能防止和制止战争,但一战的惨不堪言,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些条约确实标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