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景展示改革开放初期一代伟人风采

2014年08月25日10:3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全景展示改革开放初期一代伟人风采

从崇高风范中汲取精神力量

吴靖平

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有着深厚感情。拍摄好这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影视作品,对四川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长达五年的筹备和拍摄制作历程,既是一个伴随着艰辛的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个让人精神得到洗礼、思想得到锤炼的过程。

电视剧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满怀着感恩小平、感恩改革开放的真挚情怀,始终坚持做到在政治上严格把关,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在制作上追求完美,在细节上一丝不苟,发挥了自己最佳状态、展现了自己最高水平。在剧本创作阶段,编剧团队十几易其稿,数十轮修改,反复论证、仔细推敲、精心打磨,形成了一个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剧本。在拍摄制作阶段,演职团队冬拍三九、夏拍三伏,在零下十几度的摄影棚中,为拍好一个镜头反复试拍、无怨无悔;在近四十度的高温下,为剪好一帧画面挥汗如雨、任劳任怨。大家白天拍戏、晚上说戏、睡觉想戏,以忘我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在修改送审阶段,领导、专家和邓小平同志亲属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每天审片10多个小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确保了电视剧按时播出。大家以苦为乐、苦中作乐、苦中有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这部鸿篇巨制,这源于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追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艺术再现了改革开放之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回顾历史,昭示未来,我们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深深眷恋四川这片土地,对家乡建设寄予殷切希望。四川省委一定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中寻求推动四川改革开放的源头活水,从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中汲取精神力量,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四川答卷。

我们相信,《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定能成为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感人之作、厚重之作、经典之作,一定会在全社会营造形成纪念小平、怀念小平、感恩小平的浓厚氛围,一定会进一步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填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空白

胡占凡

根据中央的安排和部署,在敬爱的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成功首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部剧填补了我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和播出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题材空白。此前,有众多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这部剧以小平同志为主角,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这部剧切中了时代脉搏。这部剧从粉碎“四人帮”入手,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昭示了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这部剧选取了小平同志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国庆阅兵8年间工作和生活画面,对准他面临中华民族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深层思考,生动再现了小平同志率领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重重阻力、排除千难万险,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历程的伟大形象。让亿万观众再次通过剧中真实感人的细节、娓娓道来的家长里短体会到他的领袖风范、远见卓识和领导艺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播出,必将使广大观众更加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部剧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题材重大、规模宏大,创作难度可想而知。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剧组主创人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圆满完成了调整修改要求,还确保了成片的高品质、高品位和高品格。中央电视台会全力调动所有的宣传资源积极推介,通过《新闻联播》《共同关注》等栏目节目,通过发布会、研讨会等有效形式,通过央视网、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大投放广度和力度,营造舆论环境。(作者系中央电视台台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