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合影背后的
国共合作佳话
然而,到了抗战相持阶段,国共合作开始出现严重分歧,最后酿成了皖南事变这样的悲剧。
“但即便是在这样情况下,国共两党的严重斗争,双方仍然在为弥合分歧而不断努力,这张周恩来夫妇和张冲的合影就是证明。”
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潘洵指着一张黑白图片说,那是1939年的一天,周恩来夫妇离开重庆回延安之时,与张冲(字淮南)在重庆珊瑚坝机场的合影。照片上的三人面带笑容。
“要知道,张冲与周恩来曾经分属两个敌对阵营,是你死我活的正面交锋的对手。”潘洵说,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周恩来是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对付国民党特务破坏的主要负责人。而当时的张冲,是国民党特务组织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总干事,曾策划在上海各大报刊重金悬赏缉拿周恩来;无果后,又策划了“伍豪事件”,亲自执笔并在报上刊登“伍豪等二百五十几个人脱离共产党的声明”,企图动摇共产党员的信念,用离间的手段除掉周恩来。然而抗战爆发后,张冲又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谈判的代表,他赞成国共合作,同周恩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皖南事变发生后,张冲十分痛心,连呼,“出了这样的事,还怎么做兄弟!”1941年张冲去世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悼张淮南先生》一文,亲自参加追悼会,并致送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抒发了心中无限深情,成为国共合作史上的一段佳话。
1945年重庆谈判前
已有三次“重庆谈判”
众所周知的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然而早在此之前,国共两党已在重庆进行了三次正式谈判。
潘洵说,第一次谈判是1939年到1940年,两党在重庆就军事摩擦问题、边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第二次是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关系处于低潮,但经过国共双方,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国共关系又一天天走向缓和,双方开始了新的谈判;第三次谈判则是1943年,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社论,表示愿意“两党谈判”,并于1944年初派林伯渠赴重庆进行谈判。
书中收录了一份1942年7月7日的报纸,上面刊登了中国共产党的《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宣言中明确提出“中国各抗日党派不但在抗战中应是团结的,而且在抗战后也应是团结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主动向国民党发出恢复两党正式谈判的信息。”潘洵说。
书中还收录了一封同年8月周恩来致毛泽东的关于两党谈判的请示电。据潘洵介绍,8月14日,蒋介石约见周恩来,并正式向周恩来发出约毛泽东到西安与他面谈的邀请。周恩来于是发电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很快作出了先派林彪与蒋介石谈判的指示。“林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而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这次谈判不仅是国共双方谈判,也被人们称之为学生与校长的谈判。”
“而人们熟悉的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抗战时期几次重庆谈判的继续和发展。”潘洵表示,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一直在努力,在求同存异,相忍为国,“其中的斗争与合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今天国共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记者 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