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奉天支部“第一书记”任国桢
1918年秋,任国桢考入北京大学,开始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 1919年5月4日,任国桢和北京大学的学生走上街头,声讨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自此之后,任国桢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思索救国救民之路。1924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春,任国桢被中共北京区委派往奉天建立地方党组织。在奉天,他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其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他组织学生到奉天公署请愿,以唤醒同胞共同反对帝国主义。面对反动当局的镇压,任国桢没有退却,把思想进步的学员组织起来,成立“革命同志会”,并发展了首批党员。
1925年9月初,中国共产党在沈阳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奉天支部成立,任国桢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1927年,因不满日本资本家的剥削,任国桢领导工人罢工并取得胜利。
1930年3月,任国桢任中共山东临时省委书记,后任中共河北省委驻山西特派员。 1931年10月,任国桢在太原被捕。11月13日,壮烈牺牲。任国桢,1898年12月23日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
辽宁籍中共党员第一人陈镜湖
1918年,陈镜湖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镜湖加入学生救国团,率领学生向省公署请愿、示威游行和街头演讲。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组织成立了“新生社”,创办《新生》杂志。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新生社”改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辽宁籍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陈镜湖被派到国民军内先后任热河民军司令、骑兵旅长等职。在“五四”运动6周年之际,他在承德演武厅广场组织上千人集会游行,并亲自登台演讲,痛斥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省会承德,并进一步入侵天津、察哈尔。陈镜湖奔波于张家口和北平之间,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他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特务密探到处搜捕他。 5月12日,陈镜湖去张北县北部点验抗日武装,遭到当地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时年32岁。陈镜湖,字印潭,号小秋,曾用名陈龙川、陈士秋,化名李铁然。 1901年出生,建平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