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防空洞出入证”述说历史

牛瑞芳

2014年10月17日10: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她自愿帮助宋庆龄在渝开展“保盟”工作

抗战初期,通过何香凝女士介绍,王安娜与宋庆龄相识。但在宋庆龄手下工作,担任其外文秘书,还是经过周恩来的介绍。安娜精通德文、英文和法文,又是德国的哲学博士,文章和口才都很好,得到宋庆龄的信任。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前,宋庆龄在廖承志等中共人士的帮助下,于12月10日乘飞机离开香港飞往重庆,居住于两路口新村三号。在重庆,她重新建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以争取外援,组织募捐,赈济难民、伤兵和儿童;组织物资,把大批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它救援物资送到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人民手中,并积极介绍和输送外国医生到抗日根据地工作。

王安娜非常敬仰宋庆龄,被她真挚、无私、廉洁、勇敢的个性所折服,自愿帮助宋庆龄在重庆开展“保盟”工作,成为“保盟”中央委员会的一员。“保盟”总部办公室设在宋庆龄的寓所,常去办公室的只有廖梦醒和王安娜。廖梦醒担任秘书工作,兼管“保盟”的来往财务。王安娜利用其外籍身份和丈夫的关系,主要负责与各国驻华使馆官员的夫人联系,争取外援,互通消息;负责援华物资的运输工作,将抗战物资、药品运送到抗日前线。

当时重庆环境恶劣,日机经常狂轰滥炸,加之又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王安娜的处境十分艰难。从她所著《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一书的回忆中,我们看到重庆被日机轰炸的惨景。有一次,王安娜到贵州办事返回重庆,车快到达重庆的时候,看到路上很多携带家具和行李离开的人群。人们不时向她们挥手,示意停车,她们不知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仍继续赶路。直到道路堵塞,一打听,才知道重庆被日机投下燃烧弹,全城到处是熊熊大火。

她们只好来到南岸,想办法找船夫送到北岸。北岸的街道虽未起火,但炸弹落下的惨景随处可见。她们用手帕捂着嘴和鼻子,躲开不成人形的尸体、断壁残垣和散落的电线。在一片废墟中,王安娜看到自己的家还安然无恙,丈夫和房友都在屋里,她感到欣慰。书中,王安娜这样写道:“日军连续三天轰炸重庆以后,突然停止空袭,大概是他们认为市内各种建筑物都已炸得一间不剩了吧。……五十万重庆市民约有五分之四,在5月空袭后离开了重庆。市内既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一切交通均告停顿。政府利用第一次空袭后的空隙,成功地建成了防空设施。仅在数月之间,重庆便改变了面貌,甚至可以说它成了战争期间全世界最安全的首都。……日军的恐怖轰炸毫无所得。政府的办公厅、办事处、剧场,没有一处迁出重庆。相反,这种轰炸加强了市民共患难互助精神。”

面对日机的狂轰滥炸,王安娜毫无畏惧,仍积极开展工作,经常怀揣“八路军少校军官”证和“防空洞出入证”,奔走于重庆的大街小巷。

当年,特务把监视王安娜的情况及时写成《情况辑要》,报送蒋介石。如:《情报辑要》严字第5号说:“新村3号孙夫人处,昨(9)日似有集会,住良庄之王安娜曾于下午3时10分前往。”“不久,尚有贝克夫人及不知姓名的俄人亦前往。”安娜性格直爽,面对特务的跟踪,她会直面询问其为何干这种卑鄙行当而不谋正当职业。对于这个洋女人的善意劝说,有的特务羞愧得低头而去。

王安娜在重庆居住了6年。1945年抗战胜利,她作为宋庆龄的助手离开重庆到上海,继续为“保卫中国同盟”工作,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