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第五次努力:陈毅曾计划上井冈山打游击
井冈山根据地的地形险峻,让陈毅不能忘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陈毅和项英等留下来在赣南坚持斗争。至11月份,陈毅最后一批突围的时候,先后有过四种方案。第一条路是往东到福建去,那里是老苏区,且距漳州、香港较近,便于找到长征部队的关系,但崇山峻岭,又逢雨季,敌人封锁太严,便放弃了。第二条路是到东江去,距离较近,两天两夜可以赶到,但那里是沿海地区,公路网、电话网交织,敌人交通便利,军阀和地主武装都很强,而且没有根据地可依托,站不住脚。第三条路是过五岭,到粤赣边界去,这里敌人虽强,我群众基础也强,过去的红二十二军就是在这里建立的。红二十二军进入中央苏区之后,李乐天曾经在这里坚持游击斗争。第四条路是到井冈山去,这里地跨两省,地形很好,过去毛泽东就在这里建立过最初的红色根据地,估计还有游击队,但要过赣江,敌人控制得很严,过不去。
即使考虑到部队过赣江很困难,陈毅在当时还是派了两个同志前往井冈山察看情况,两个化装的参谋人员到宁冈住了几天,一番了解,知道井冈山已为反叛后的袁、王旧部牢牢控制,只得返回。陈毅听了报告后,连连叹息,惋惜不已。这样,陈毅放弃了打算再度引兵井冈进行游击战争的计划,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即率兵去了江西信丰县的油山一带领导赣粤边游击战争。
第六次努力:王震率南下支队抵达井冈山旁
1944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部署,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准备广泛建立南方革命根据地,迎接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支队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王首道,全支队共约5000人。南下途中,这支队伍受到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疯狂围追堵截。1945年9月初,南下支队冲破了国民党顽军的封锁,到达七岭,旁边就是指战员们日夜思念的井冈山了。
国民党顽固派害怕我军又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连日来不断向井冈山增加兵力。因此,队伍只能绕道西行。这次虽然到达井冈山脚下,乡亲们也很友好,做了许多草鞋;一些重伤病员也被井冈山老百姓分散安置到偏僻的山村以方便治疗,大大减轻了部队的负担。但是,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太大,而且这次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收复井冈山,因此队伍只能遗憾地离开了。
由于湘赣边界特委错误地杀害了袁文才、王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果,井冈山的老百姓在一段时间里被蒙蔽了,红军的群众基础丧失了,威信也下降了。从1930年4月开始,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茅坪、大陇和大小五井一带山区一直处于国民党的统治之下。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它,但红军几次派部队攻打井冈山,均半途而返。直到1949年8月才由前身为朱毛红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的部队全部收复,革命的红旗重新插上井冈山。历史将永远铭记井冈山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将永远铭记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重大牺牲。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