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汪东兴的传奇人生

梁俊英

2014年11月18日13: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晚年生活别样精彩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批准同意汪东兴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辞去职务变为平民,他很快适应了这一角色的转换。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汪东兴远离政坛赋闲居家有些年头了。那些年,颐养天年的汪东兴心情旷达淡定,潜心读书,谢绝诸多活动。尽管深居简出不会生客,可他接待家乡的干部及父老乡亲却很热情,尤其是对他家乡从事编史修志的同志几乎是有求必应。

汪东兴非常支持家乡的编史修志工作,他常常带着老花眼镜,一笔一笔地按要求写文字材料;对于送他审阅的各种文字图片稿,也一丝不苟地把关。

1994年,家乡的同志拜访汪东兴,主要为编辑出版弋阳党史人物传来征求他的意见,并请他写序。汪东兴说:“你们事先寄来的书稿我看了,没什么问题,建议这本书中人物加两个人,一个方志敏,一个余汉潮。”

来者向他解释说,方志敏在我们党史办编印的《弋阳英烈》中出现了,再收编进这本书里怕重复不妥。

可汪东兴强调说:“不要怕重复,方志敏是全国著名烈士,影响很大,要经常宣传……”

家乡来的同志终于明白了汪东兴的意思,他认为党史办写方志敏考虑的是“存史”职能,而他更加强调和突出的是党史工作的“教化”职能,要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去扩大对革命英烈的宣传。

余汉潮烈士是汪东兴走向革命道路最早的领路人,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后来,县党史办采纳了他的意见,在这本弋阳党史人物传中加进方志敏、余汉潮两人。

在汪东兴家客厅西墙靠窗处挂着一幅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亲笔书赠汪东兴的王勃《送别》诗。其书法笔力雄浑,令人精神激奋。这一天,毛泽东除了给汪东兴写了王勃的《送别》,还特意写了他自己脍炙人口的那篇《沁园春·雪》赠给汪东兴。这也足见毛泽东对汪东兴的信任和厚爱。

许多年来,汪东兴对毛泽东的思念之情不减,每逢毛泽东的生辰、忌辰,汪东兴都会到毛主席纪念堂去献花、瞻仰。每逢五周年、十周年纪念时,他往往会发表一些纪念文章以表达怀念之情。

汪东兴参加革命后,多次进党校学习,特别是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之后,他更是求知若渴,常年不懈。他说:“我之所以还有点知识和作为,都得益于学习。”如今,98岁高龄的汪东兴神智尚健,仍保持多年来阅读书报的习惯。毛主席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汪老就是这种人。他愈老弥坚,令人尊敬。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