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红军时期的朱德和毛泽东

刘建

2014年11月18日13: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会师后,两支部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天下。

我是朱德唯一的女儿朱敏的长子,自1953年出生就在朱德爷爷的身边,直至1969年到东北建设兵团工作后入伍参军。按照中国传统习惯,我是朱德爷爷的外孙。但爷爷认为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他的亲孙子,没有内外之别,让我和弟弟们始终叫他爷爷。虽然现在有些文章中给改成“外公”了,但我一直按习惯叫他“爷爷”。过去曾有人当面让我叫他“姥爷”,但爷爷说:我不是“老爷”,地主老财才叫“老爷”。

在爷爷身边,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课本中读到的革命斗争故事,曾向老人家询问他的光辉业绩。但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功劳,总是说,新中国的建立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作为后辈,要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继承革命传统,你们长大了要接好革命的班,这个班就是为人民服务,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此我所讲述的内容,也是当时来看望爷爷,和爷爷一起战斗工作过的老一辈革命家所谈论、聊天时的故事,经整理以飨读者。

1928年,朱德是红四军军长,毛泽东是红四军党代表(大家习惯称呼他“毛委员”)。当时红军战士穿的衣服各色各样,每个人左臂戴一个红袖章。子弹很少,多的每人50发,少的只有三四发,人们看见一颗子弹就像看见宝贝一样。子弹就装在挎包或放在口袋里,很少人有子弹带。枪支也很少,大多数是土枪,有许多新战士没有枪,就背梭镖或木杈,挂上红缨,显得很威风。大多数战士都是穿草鞋,很少人有袜子。由于红军人人自觉执行严格的组织纪律,得到了井冈山地区老百姓的全力支持。

在朱军长、毛委员的领导和指挥下,红军战士作战时都特别英勇、不怕牺牲。攻击命令一下,战士们一个个都像猛虎一样冲下去,几个钟头内就能把敌人消灭。那时生活十分艰苦,朱军长和毛委员都很瘦。每到宿营地,他们都要立即召开会议商量作战和行军问题,时常靠在桌边、椅边或石头上,亲自写命令。房间里挂着军事地图(地图上插着红白小旗),每天晚上他们都在一起研究作战计划、分析敌情,工作没有部署好,他们是不睡觉的。朱军长和毛委员他们共同创造的“游击战十六字诀”被充分运用到作战计划中,由于安排非常周密,所以总打胜仗。如果敌情发生变化,不利于红军作战,他们便马上下令转移,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形再打。国民党军自恃兵多武器好,大举进犯井冈山根据地。然而他们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无法掌握红军动向,只得盲目行动,这就导致他们常常钻进红军已经部署好的口袋,给红军送枪送子弹。

第二次反“围剿”时,国民党军有20万,红军只有不足3万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毛泽东采用集中兵力,对付分散之敌,一连三天,红军三战三捷,缴枪1万多支。当国民党军发现红军主力在宁都、永丰、兴国三县交界的地方后,他们就集中全部兵力,在方圆15里的地区,将红军团团围住,当时情况十分危险。朱德、毛泽东和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等在大山里的一个小河沟边将红军各级指挥员召集起来,研究如何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朱德把军事地图铺在沙滩上,在一盏小油灯下,看着地图说:“只有5里路的缺口没有敌人,我们连夜要从这个缺口突出去,大家回去马上下命令按顺序组织出发,行军中不得用手电,不准讲话、咳嗽。”当第二天国民党军爬上我军阵地时扑了个空,一个红军战士也不见了。

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从1931年5月16日到月底十几天里,朱德和毛泽东在一起研究作战计划、分析敌情,带领部队转移,不断寻找战机歼灭国民党军。江西的夏天,晚上山里蚊子特别多,咬人很厉害,朱德和毛泽东住的房子没有蚊帐,连扇子也没有,朱德就让警卫员找来糠壳和青草在房间里慢慢地烧出烟来熏蚊子。从晚到早,房间里的烟总是不断,很呛人。蚊子咬得厉害时,就用擦汗的毛巾打。行军下雨时,衣服湿透了,也只能穿在身上。

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时,由于国民党军抽调了更多的兵力,红军主力只得天天晚上行军,白天上山隐蔽。国民党军的飞机发现目标后就丢炸弹,胡乱扫射。朱德和毛泽东都用草叶把头部伪装起来。到了树林里,部队隐蔽待命,他们立即召集干部开会,部署作战和行军任务。工作布置好了才躺下休息,他们躺在地上,用石头做枕头,有条件时搞点干草垫地,有时就用树叶垫地,拿点干草盖在肚子上。在生活上他们也同战士一样艰苦,大家吃什么,他们也吃什么。经常吃糙米,机会好时能买到菜,否则就将竹笋掰下来做菜吃。经常自采野菜,有时把米磨成粉子做菜吃,有时就只能煮些开水拌饭吃。朱德在行军中都是自打草鞋,没见他穿过袜子。行军中,听说侦察员回来了,朱德马上和毛泽东拿出地图研究、分析、判断敌情,即刻部署战斗任务。每次战斗展开,朱德和毛泽东都要赶到距前线二三里的地方亲自指挥。前线的传令兵不断将战况送回来报告,朱德和毛泽东商量后,将命令写下来,派传令兵送到前线指挥员手中。有时国民党兵的子弹都能打到他们的身边,十分危险。

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红军不但是战斗队,同时也是工作队,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等工作。每次作战时,苏区的老百姓都争着抢着抬担架、送伤员、送子弹、送饭菜、押俘虏,真正体现了军民一致一条心。红军每到一地宿营时,就发动群众开大会。朱德工作十分细心,总要亲自问警戒是怎样配备的?直属单位住在什么地方?离这里有多远?并检查警卫布置情况。朱德和毛泽东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部队行军请向导,他们要亲自和向导谈话,先问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种了多少田?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种的粮食够不够吃?再嘱咐把东西埋藏好,不留给敌人。然后才问每条路通到哪里?当地有多少地主武装?并向有关同志交待一定要给向导足够的钱,说老百姓生活很苦,为了带路把工夫耽误,红军不能亏待老百姓。

朱德很关心干部、战士。他有匹黑骡子,行军时看到干部、战士或勤务人员、病人走不动了,他就下骡请别人骑上。如果别人不骑,他还耐心解释,一定要骑上,一面还嘱咐要谨慎小心些,莫掉下来。

红军时期,朱德和毛泽东同在一个党小组,每次战斗间隙党小组开会,他们都会按时参加。在小组会上规定了只许称呼朱同志、毛同志,不许称职务。党小组的成员在会上提出什么问题请教他们,他们总是细心分析和讲解。朱德非常关心党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面对农民士兵没有文化的情况,他常说:“你们不学文化,命令就不会看,怎样工作呢?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参谋,也可以问我。”又说:“点名、讲话要有中心,最多不要超过半个钟头,同志们行军很疲劳。讲多了,他们骂你,你还不知道。”朱德对老百姓和部队的一切情况都很关心,部下把事情做错了,他总是细言细语讲道理:“党员一定要起模范作用,工作、战斗、行军中都不能脱离群众。做事要用脑子,才能完成任务,这次错了,要汲取教训,下次不要再错。”受批评的同志很受教育。

朱德很爱运动,作战间隙无论篮球、排球、乒乓球只要有人打,他就参加;宿营地附近如有学校,他总要去翻杠子和拿竹竿跳高,每次至少要跳四五次。因为他常运动,所以身体练得很强壮,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和艰苦,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朱德常说:“革命一定会在全国取得胜利。”

实践证明: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领袖以身作则,士兵杀敌立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冷暖与群众在一起,才能体会群众之苦,千方百计解决群众之苦;深入基层了解,做好群众最想做的事,才能迅速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谁赢得了群众,谁就赢得了人心,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