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927年4月六连岭“三军”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23年红色火种从未熄灭

丰碑巍巍耸六连【4】

2015年04月17日08:31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丰碑巍巍耸六连

朱德题诗

感怀不倒的红旗

23年间,在方圆数十里的六连岭地区,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敌人面前始终高擎红旗,这种精神何其难得?“如果总结一句话,这就是‘六连精神’,不怕苦、不怕死、不怕敌人,是六连岭的群山赋予了革命同志坚强的意志,他们用自己的血与肉树立了革命的丰碑。”陈星界动情地说。

在日军“蚕食”期间,敌人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抬头见岗哨,低头见尸首,户户有啼哭,没人不挂孝”,日军的轮番“扫荡”,使许多个村庄成为满目疮痍的“无人村”。在侵略者的铁蹄下,黄富和差点成了孤儿。

1942年,余德花在为抗日民主政府送粮食的途中,被日军抓获,关进大牢。敌人的严刑拷打并没有使这位母亲屈服,同在牢里的其他共产党员趁着逃跑之机,将余德花带了出来。“母亲被日军打到不能走路,她是爬回来的!”当年的凄惨一幕始终在黄富和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母亲羸弱的身躯沾满泥土,褴褛的衣衫还沾着斑斑血迹……黄富和抹了把眼睛,喉结动了动,挤出的只有哽咽。许久,黄富和道出了自己年少时期母亲时常念叨的一句话:“革命一定要成功。”

这是何等的坚定!青山仍存,言犹在耳,六连岭的仁人志士,用炽热的生命为这句话作了鲜红的注解。

面朝着青山,六连岭烈士纪念碑浮雕着朱德所题的《六连岭》诗句。那是1957年1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在海南视察工作时,被六连岭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深深打动,即兴赋诗:“六连岭上现彩云,竖起红旗革命军。二十余年游击战,海南人民树功勋。”

这是历史的丰碑,也是民族的脊梁。

“烈士们安息吧!”黄富和久久伫立,苍老的手掌抚着烈士纪念碑,在烈士纪念碑前,轻声道,“我们已经翻身了,如今已是新天地……”血火交迸的六连岭岁月烽烟已逝,温煦的山风裹着他的诉说,飞向远方的天际。(记者 赵优 李科洲 特约记者 陈循静 通讯员 黄良策)

红色名片

六连岭烈士陵园

万宁人民政府于1961年秋,在六连岭南麓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1976年逐渐扩建为六连岭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42亩。

1989年,国务院批准六连岭烈士碑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09年,六连岭烈士陵园被列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日前,六连岭烈士陵园一座新占地2000平方米的陈列馆正在建设当中,预计8月底竣工,届时,布展将以图片和文字资料为主。

专家连线

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林夏:海南坚持对敌斗争最久的革命根据地

六连岭是琼崖早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从1927年创建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在长达23年“红旗不倒”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为海南人民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海南革命红旗不倒的一个缩影。

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海南坚持对敌斗争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

1927年,万宁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大暴动。大新、赤源、崇宁等乡成立了红色政权——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在六连岭脚下轰轰烈烈展开。1928年6月6日,万宁县苏维埃政府在六连岭加荣村成立,六连岭飘动着革命的红旗。

战争时期,琼崖讨逆革命军副总司令陈永芹,孙中山的铁甲车队长、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徐成章,琼崖特委特派员王白伦、肖焕辉,以及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将军、副司令员李振亚等都曾在六连岭根据地带领部队,在周边人民群众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支持帮助下,坚持23年红旗不倒开展武装斗争,直到1950年5月海南解放。

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捍卫这块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牺牲。23年间,在方圆数十里的六连岭地区,都活跃着共产党人的身影。他们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敌人面前始终高擎红旗,终于带领大山中的群众奔向自由的新天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