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抗战英雄谱:饮马赤岸【2】

2015年07月24日09:05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抗战英雄谱:饮马赤岸

  范子侠:誓以头颅换河山

  “这位骑马的人就是我的爷爷范子侠。”范子侠的孙女、河北省沙河市图书馆馆长范蔚,指着一张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告诉记者:“爷爷很善于骑马,经常日行百里,他还双手使枪,打起仗来弹无虚发。”在她的叙述中,一位抗日英雄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沙河市委党史办主任李利民对范子侠的事迹如数家珍,他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范子侠在河北无极、藁城、新乐、行唐一带组织抗日义勇军。他在义勇军手册上亲笔写下这样的誓词:“我们要为民族求解放,为祖国争生存,誓以头颅换回已失去的锦绣河山,誓以鲜血粉碎万恶的汉奸敌人。”正是抱持着誓死抗日的信念,他率部转战晋东南、豫北、冀西一带,于1939年11月接受共产党领导,将所部改编为八路军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范子侠打仗时总是冲锋在前,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士气。”据沙河市武装部政委刘松峰介绍,1940年8月20日晚,正太铁路沿线响起激烈的枪炮声,“百团大战”拉开帷幕。从东南的井陉、娘子关,到西面的寿阳、榆次,不时传来胜利的捷报。然而,我新10旅与日军的桑掌桥争夺战仍然十分胶着。趁着夜色,范子侠带领尖刀排伪装成“日本兵”奇袭敌方碉堡,一举攻占了桑掌桥,全歼守敌。

  站在英雄的牺牲地——沙河市白庄村的大安山下,仿佛又看见了他英勇无畏的身影。1942年2月12日,集结在沙河据点的敌人向我第6军分区根据地发起大规模“扫荡”。当敌人的骑兵来到柴关村西头时被我哨兵发现,为了掩护群众,时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的范子侠率部抢占村外山岗,用火力把敌人吸引到柴关南山方向。在山坡上指挥作战时,范子侠不幸被子弹击中左肩下大动脉,可身负重伤的他依然坚持指挥战斗,后来又连中两弹,终因流血过多牺牲,时年34岁。

  范子侠牺牲后,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悼范子侠等四位同志殉国》的社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撰写文章纪念他,称他是“模范的布尔什维克,最忠实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战士”。

  (本报记者 张天南 武元晋 通讯员 孙 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