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
贝蒂·格瑞汉姆拍摄的毒气战受害者。 1941年11月29日,美国女记者贝蒂·格瑞汉姆小姐关于日军在宜昌使用毒化武器的报道和图片在美国各地报纸上转载,引起广泛关注。
贝蒂·格瑞汉姆拍摄的毒气战受害者。
美国机密文件IB-152A关于日军在中国(包括宜昌)使用毒气的报告。
中国学者纪学仁在《化学战史》一书中得出结论: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侵华日军在中国使用毒化武器2091次,造成8万中国军民伤亡。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宜昌多次使用毒化武器,使宜昌成为二战中受毒化武器侵害最严重的城市。
当时美国军方的记载和记者的报道让全世界知道了日军的罪行,在抗战后期局势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1941年9月底10月初,中国军队反攻宜昌,将侵华日军以内山英太郎为首的第13师团包围。面临全军覆没的日寇不顾国际公约,于1941年10月6日、9日和10日在宜昌大规模使用杀伤性毒化武器,致中国军队受害严重,1600多人受毒气损伤,其中600人死亡。
宜昌反攻战打响了
1941年1月16日,日本陆军制定了《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企图以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军事高压、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尽早解决中国作战。同年4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制定了长沙作战计划,计划在现有兵力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摧毁中国政府的战力。为了牵制进犯长沙的日军,重庆当局命令陈诚指挥第2军、32军、75军、94军和江防军等部队攻击武汉、宜昌、荆州、当阳等地的日军,并收复宜昌。
1941年9月28日反攻宜昌的战役打响了,5个师的中国军队向驻扎在宜昌的以内山英太郎中将为首的日军第13师团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将其包围在宜昌。
24岁的美国女记者贝蒂·格瑞汉姆小姐当时就在中国军队反攻宜昌的指挥所里。她留下来的文字和图片让我们对这场战役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这位年轻美丽的西雅图女孩1936年来到中国担任记者,抗战爆发后来到重庆。她人缘很好,和国民政府官员及军队将领们关系良好,这次得到重庆总部的允许,随军到宜昌采访战况。
负责宜昌反攻战的指挥官非常自信地告诉贝蒂小姐,只需用一两天就可以收复宜昌,到时候她就可以在宜昌城里和他一起喝啤酒庆祝了。
![]() |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