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清廉为民宋任穷【3】

梦菲

2015年11月13日10: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严拒子女借公办私

宋任穷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可是家里的孩子们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与便利。不仅如此,他还对孩子们采取极其严格的家教,提更高的要求。他经常教导子女们说:“我们都是老百姓养大的。不要因为我是上将,你们就有什么走后门或者得到什么好处呀的特殊想法。”

长女宋勤出生在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刚出生两个月后,就被宋任穷寄养在老百姓家中,直到4岁时才被父亲派人接到保育院生活,之后随着部队四处转移。到了北京后,宋勤又开始在学校寄宿过集体生活,和父亲宋任穷真正呆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无论是出生环境还是成长环境,她一路都伴随着艰辛与坎坷。然而,当父亲的宋任穷对这个长女并未给予丝毫的偏爱。在宋任穷的思想里,孩子就得自己磨练锻炼,什么都得靠自己。而作为长女,他觉得对她要求更应该严。但这并不影响女儿对父亲的崇拜。父亲的爱是严厉的,这让她更加懂得了坚强!

据宋勤回忆:“解放后,我们全家都到北京生活了,当时我上的学校有规定,凡是在北京有家的,一定要回家。父亲觉得自己家的生活条件比广大人民的生活条件要好,为了不让孩子们脱离工农子弟,便让我除了节假日外,每天都要在学校的食堂就餐。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们起床是没有闹钟的,完全是靠生物钟。有一天早上我猛一醒来,看到天亮了就急忙往学校赶,到了学校才看到有个钟,那时才早上5点钟,原来我提前了很长时间就到校了,知道吗,我这都是为了赶学校早饭去的。对于父亲的这些严格要求,一方面我从小已经习惯了,另一方面也并不知道父亲当时任什么职务,是多大的官,那些东西在我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虽然国家给父亲配了车,但父亲从未让我们用过,哪怕是我们生病了。我年轻时有次因下雨受凉,结果得了膀胱炎。那真是痛苦啊!我住在很远的地方,去医院得换好几趟车,怎么着都要折腾一个多小时。我不敢让父亲派车,只好忍着疼,自己坐公交车,连座位都没有,就坐在车前面的引擎盖上。病还没有完全好,单位要开会,当时病已经好转了,但这病需要养,可那会人年轻,再说我也是受爸爸影响,觉得工作比身体更重要,既然单位要我去我就去。由于没完全治好,落下了后遗症,我现在还有这方面的慢性病唉。在父亲的影响下,家里的小孩们也懂得了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这个道理。他也没有教导我什么,要怎么样怎么样,虽然我跟他生活的时间不长,但潜移默化地给了我影响。作为长女,我这一生,也不要比官职,比前程,就比是否按照党的要求为人民做了什么,我们做的很少很少,但我们会尽力。”

宋任穷很喜欢小女儿宋云扬,她不仅年纪最小,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牵连时吃的苦也最多。但他对她也从不特殊对待,没有半点溺爱。

宋云扬大学毕业后已是30岁的大龄青年。不久便结了婚,由于体弱,怀孕后搬到娘家暂住,图个照应。分娩时正是凌晨两点,阵痛难忍,丈夫忙着送她上医院。司机就住在对面楼上,丈夫想叫醒他帮个忙。

宋云扬连忙制止,说:“我爸爸从不准用公车办私事的。”

丈夫不服气:“这回是特殊情况嘛!”

“他会这么说,人家父亲没有轿车怎么办?还是坐自行车去吧。”

结果,自行车也坐不了,因为孕腹太大,上不去。深更半夜,丈夫搀扶着妻子,一边艰难地挪步,一边不停地呻吟,走了半个多钟头,坚持捱到了附近的海军医院。

丈夫这才松了一口气,对妻子夸道:“你真行,不愧是老革命的后代!”

熟悉宋任穷的人都交口称赞他的家风好。称赞他的儿女不像高干子弟。宋任穷听了,脸上并无高兴之情,而是痛心地说:“难道高干子弟非得要与众人不同吗?就不能与平民百姓的子弟划等号吗?”他的话的确令人深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