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峰
张震亲笔写的座右铭:无私无畏,无求无失
和平时期反不良习气
1997年5月,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到广州军区某部视察,笔者作为新华社记者随行。部队特意为将军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战旗飘飘,炮声隆隆。张震非常清楚,这种演习,都是准备好的“彩排”。看了个开头,便站起来,与陪同的部队领导曰:“你们继续演习,我到连队去看看!”将军言毕即离场而去,直奔基层连队。
张震将军下部队视察,有一套对付形式主义的“绝招”。凡开座谈会,会前必来一段笑话,会场气氛立即活跃、欢快。基层官兵起初见将军皆拘谨,经笑话感染,遂放胆发言也。座谈会中,尤善于见缝插针提问题。将军所提问题,一针见血,一矢中的,常常使弄虚作假者原形毕露,无地自容。
张震将军视察时最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字:“忙不忙?”若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
又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部“红一连”。连长、指导员汇报曰:连队四年达标,年年先进。将军问连长:“你们达的什么标?”连长支吾。问教导员,亦支吾。又问团长、政委,亦如是。
将军怒曰:“达的什么标都不知道,还达什么标?”将军又言:“有个旧戏,叫《法门寺》,太后在上面一喊,下边的人,不管听懂还是没有听懂,也跟着‘嗯’地答应一声,然后一声声传下去,一声声往下‘嗯’。我们可不能搞法门寺作风!”
张震将军任军委副主席时,曾明令要求保证士兵一天吃一个鸡蛋,并规定必须是煮鸡蛋,炒、蒸、煎均不行。有人谓如此规定过于死板,将军答曰:“一、煮鸡蛋营养价值高;二、可防止干部偷工减料,克扣士兵的鸡蛋,多吃多占。”
张震将军到某省军区视察,听取常委集体汇报。汇报毕,将军问司令员、政委:“你们有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司令、政委答:“经常开展。”将军问政委:“你说说司令员有什么缺点?”政委支吾;将军又问司令员:“你说说政委有什么缺点?”司令员亦支吾。将军仍面色和悦,然语调严厉曰:“你们要讲真话啊!”司令员、政委汗颜。
晚年时光仍肩负重任
长沙市有一将军干休所,名杜家园,绿树浓阴,一派田园风光。1977年初夏,张震将军受老战友郑贵卿等邀请,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并号中了一套房子,准备退休后回这里安度晚年。
郑贵卿是开国少将,杜家园干休所党支部书记,生前曾回忆,那时张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属大区级干部,干休所有一套正兵团级的空房子,但还不够标准。时任干休所党支部书记的郑贵卿,便在这套房子外加盖了一间小房子。郑贵卿生前言,张震当时看了很满意,说要在这里当陶渊明。
正在这时张震接到了北京电话,要他立即回京有要事。同年8月,张震在党的十一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继为中央军委列席常委。1978年2月22日,军委任命张震为总后勤部部长。1980年1月,张震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85年3月,年逾古稀的张震被免去副总参谋长职务。4月,正当张震高兴交接工作之际,突然接到中央军委决定: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由张震负责筹建工作。老将军因此又一次错过了做陶渊明的时机。
1992年秋,张震在国防大学工作一晃就是7年,将军曾多次向组织表示当陶渊明的愿望,并随时做好了退休的准备。没想到,10月19日,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军委主席,刘华清和张震为军委副主席。
次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十四大代表,在张震面前,小平突然停住脚步,紧紧拉着他的手,询问张震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张震回答:“今年78岁。”小平同志神情庄重,出语简约:“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干一届!”稍做停顿,又语重心长嘱咐:“一定要协助江泽民同志,用3年左右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建设好,保证全军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的路线的同志手中。”
张震晚年回忆:“小平同志深谋远虑、字字千钧,使我深切领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为了不辱使命,我给自己立定了‘干实事,少出面,不越权’的‘约法三章’。其后5年间一直以此为戒。”
来源:《新湘评论》2015年第22期
频道精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