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编者按:1月21日是列宁逝世92周年纪念日。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极大震撼了全球资本主义世界,而且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列宁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
列宁曾平均每周接待近20人次群众来访
列宁作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在工作中接待了大量的来访者。列宁的接待室曾被称作“世界上最大的接待室”。仅在1922年10月2日到12月16日,这两个半月中,他就进行了125次接待,共计171人,平均每天接待2至3人,每周接待17至20人。1919年初列宁接见的第一批农民一共52人,他们来自俄国不同地区。接见后,列宁说,“农民的代表们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是何等必要和重要啊!应当特别注意他们的问题。”每当列宁在作报告开始之前和报告作完之后,通常都同聚拢来的工人们谈话,倾听他们的意见、要求和见闻。【详细】
列宁:官僚主义是一种“新脓疮”
列宁对于官僚主义是深恶痛绝的,他在自己有限的国家领导人生涯中留下了同官僚主义作不懈斗争的宝贵经验。1919年3月俄共八大通过的新党章中提出:“官僚主义在苏维埃制度内部部分地复活起来”。而到1920年冬至1921年春这段时间里,伴随着有关工会问题和改行新经济政策问题上争论的展开,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诸如抽象空谈、脱离实际,办事迟缓、无人负责,滥发文件、乱写指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在苏维埃机关中泛滥起来,而且蔓延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并渗透到党的机关里来。“我们把这个祸害看得更清楚,更明确,更严重了。”列宁尖锐地指出,官僚主义对苏维埃国家机关和布尔什维克党产生严重危害,是一种“新脓疮”。【详细】
列宁分6天口授遗嘱 对党内民主的最后交代
作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广义来说,是他病重病危期间,由他口授记录下来属于政治方面的文字,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分6天口授《给代表大会的信》(以下简称《信》);二是他多次口授,记录下来后成多篇文章,即《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以下简称《民族》)、《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党和国家政治制度改革、民族问题、合作社、革命道路、发展生产力、文化革命等问题。狭义来讲,称为列宁遗嘱的就是《给代表大会的信》。除《信》和《民族》外,其余几篇都在列宁逝世前发表过。其中分6天口授的遗嘱,一共3000多字,没有任何“民主”或“党内民主”的字样,但全信通篇都体现了“党内民主”的重要思想。【详细】
任弼时等至少5个中国人为列宁守灵
1924年1月21日,列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样,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据史料记载,至少有5位中国人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为列宁守灵,他们是张太雷、任弼时、肖劲光、萧三和李富清。他们和斯大林、加里宁、捷尔任斯基、蔡特金、季米特洛夫、科拉罗夫、胡志明、福斯特、片山潜、皮克等一起,和90多万苏联各界群众一起,为伟大导师送上最后一程。任弼时亲手绘制了列宁的遗像,悬挂在东方大学中国班里。【详细】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