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韩愈的诗文 在自己的作品中
从青年到老年,毛泽东除研读韩愈的诗文之外,还在自己的政论与诗词作品中,点化或引用过韩愈的不少诗文,将古代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的文化财富,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出自韩愈的《原道》。《反对党八股》中说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出自韩愈的《送穷文》;同篇文章中的“行成于思”则来源于韩愈的《进学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有这样一句:“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蚍蜉撼树的典故,就出自韩愈的《调张籍》,这首诗前六句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将“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转化为“蚍蜉撼树谈何易”,不仅文字有所减少,更充满了义勇和自信。
《贺新郎·别友》结尾四句云:“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这四句在初稿中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坠,云横翥。”其中的“昵昵儿女语”,即出自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形容琴声好似一对年轻的恋人,正在温柔缠绵地低低絮语。毛泽东化旧为新,借以表达革命者四海为家,不沉湎于儿女情长的志向。
毛泽东对韩愈《师说》《进学解》等文章里体现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韩愈《师说》云:“圣人无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劝学思想被毛泽东所看重。
1940年秋在延安时,有一次邓力群等人去接毛泽东到马列学院作报告。路上,毛泽东对他们说:“韩愈的《师说》有真知灼见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路上,你们给我介绍了很好的情况,真是‘亦先于吾,吾从而师之’,谢谢你们!然而我还要坚持一条原则,再作报告时,不搞接接送送了。”
1949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毛泽东不是抽象地谈论气节,也不以是否合乎古人所说的正统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是以其对人民的态度,在历史上有无进步作用,作为衡量是非的准绳。从韩愈的《伯夷颂》到毛泽东对伯夷的批判,这是典型的推陈出新。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运动动员大会上指出:“韩愈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所以只要是人而不愿做牛马,就要学习。”毛泽东还说学习运动和生产运动一样都是永久的。今天,我们也要学习毛泽东的勤学精思,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读书,努力创新,为自己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胡忠伟)
频道精选
相关专题 |
· 毛泽东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