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华清:孤军长征的见证【2】

2016年10月13日15: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刘华清:孤军长征的见证

  弥足珍贵的油印传单

  1934年12月,部队来到鄂陕交界的郧西县,领导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彼时,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军部驻扎在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老街,在鄂陕边的郧西、镇安等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成立农会,逐步建成了鄂豫陕苏区。

  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不到半年,作战上取得了一连串胜利。红二十五军很快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抗捐军发展到2000人,还成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作为宣传科长,刘华清创办了《战士报》。晚年,刘华清回忆:“从筹稿、编辑到刻印都要管,还要负责起草文件、拟定标语口号、组织布置群众大会等等,还让我管政治部的宣传队,管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工作虽然忙累,但很起劲。新苏区的创建很不容易。给养不济,生活异常艰苦。我们及时把部队的好人好事收集起来,在报上刊登。为配合群众反抗捐税的斗争,我们又在报上提出抗捐、抗债、抗粮、抗伕、抗丁的‘五抗’斗争口号,积极配合宣传。”报纸虽然简单粗糙,但很及时,富有战斗力,对新苏区创建起了积极作用,成为全军上下关心的报纸。

  12月10日,由郑位三撰稿,吴焕先政委审稿,刘华清又亲手刻印了《什么是红军》的油印传单。传单上写道:“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工人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驱逐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工人、农民管理政权的苏维埃政府。”还写道:“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民、贫民、士兵出身,所以他们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红军里面不要豪绅、地主、资本家当兵,因为他们是剥削压迫穷人的。……不过,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也是穷人出身,所以红军欢迎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加入到红军中来……”

  《什么是红军》传单大约相当于16开纸张大小,油印字迹工整,笔画有力,全文大约400来字,把红军的宗旨、性质、任务及有关政策讲得十分明确。

  日后,这张传单被发现之初,未能认定究竟出自谁的手笔。后辗转找到刘华清,经他确认,是他亲手刻印。

  这份“镇馆之宝”流传下来并非易事。原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郧西县时,关防乡二天门老街的李玉才参加了红军。1935年5月,家人报母亲病危,经组织批准,李玉才回家探望。同时,他带回了一张红皮纸油印的《什么是红军》的传单。他将传单交给妻子刘玉英,刘玉英不识字,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她知道这是红军发的传单,决心保存下去。

  白色恐怖的艰苦环境中,为逃避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搜查,刘玉英将传单包了又包,小心翼翼藏到墙缝隐秘处。刘玉英坚信,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只要红军在,穷人就有希望,就有出头的一天。1947年冬,穷苦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随着郧西的解放,穷人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1981年9月,刘立英将这份珍藏了46年的传单交到了郧西县档案馆。这张传单弥足珍贵,是红军长征英勇征战的缩影,也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真实写照。

  “布衣首长”的家国情怀

  言及家乡,这位大别山之子把思绪带到了儿时。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大悟吕王镇刘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家乡,他曾任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等职,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记。从他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回家的路虽离他很远很远,但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家乡的“情圈”。他最遗憾的是自参加革命后,再也没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于是他第一次回故里只得用中国人最传统的礼节——上坟祭奠,表达个人的情愫。“那一年回老家,一块参加革命的同乡人大多不在了,有的牺牲了,有的去世了。”一切物是人非。

  刘华清不到13岁参加革命,一走就是几十年,杳无音讯。母亲思儿心切,白天站在大路边眺望,夜晚坐在床边哭泣,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老人家眼睛哭瞎了,身体拖垮了,不久含恨去世;父亲领着全家艰难度日,好不容易熬到全国解放,在三年困难时期与世长辞———在家的兄弟怕影响将军的心情和工作,没有写信告诉他,当然他也就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刘华清每次回故乡,总要到父母的坟前走一走,以示怀念。

  采访中,刘华清说:“人到老年,格外注重感情,格外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深情和友谊的事,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越来越重。”凡是老同志逝世,只要发来讣告,他都发唁电、送花圈,在京内的,能参加遗体送别的,他一般都设法去。“这是一种友谊、情感的表达。人老了,向往的是平稳、自由、安静的生活。平民出身的人,无论官多大,职位多高,到头来他还是个平民,是个布衣之人。”

  红色旋律唱响会师现场

  红二十五军在西进北上过程中,曾途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军领导教育部队一面行军打仗,一面做群众工作,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部队每到一地,都要调查了解社会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保护群众利益,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边抽烟,刘华清边回忆往事:“1935年8月中旬,我军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地。这里是回民聚居的地区,军政委吴焕先及时对全体指战员进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教育,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遵守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他让我用毛笔把‘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写成大标语,贴到街上。他还亲自到清真寺拜访,召集阿訇和当地知名人士座谈,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助民劳动,切实做到了秋毫无犯。”因此,红二十五军在兴隆镇受到了广大回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还有十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后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受到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诉说了红二十五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事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后,毛泽东提起这段往事时,夸奖了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所做的群众工作,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1936年9月初,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境兼程前进,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9月15日抵达延川县永坪镇。“9月16日,刘志丹等同志率领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赶来和我们会师。会师大会在永坪一条干涸的河道里举行,场面十分动人,热烈握手热情拥抱。9月18日,永坪镇又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庆祝两支队伍胜利会师。”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场面刘华清一直如在眼前。

  红二十五军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与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统一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于是,刘华清在军团政治部当宣传科长,程坦是政治部秘书长。

  红十五军团接连打了劳山、榆林桥两个大胜仗,部队补充了大批新兵。在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时,程坦建议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曲,让大家天天唱,刘华清赞成。“我们长征到陕南创造新苏区时,程子华、郑位三要我天天去部队教唱歌,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觉得太麻烦,也曾有过把它编成歌曲的想法。但天天赶路没精力,另外我没有音乐知识,也就作罢。现在真是不谋而合,但程坦也不懂音乐,我们就借用鄂豫皖苏区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唱过来哼过去,一唱一哼很合拍,于是在《红色战士报》登出这首歌,很快就传唱开去。”

  这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11月初在甘泉地区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在庆祝会师大会上,红十五军团的官兵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立即引起全场注意,“很出了点风头。会后不久,许多部队都学会了这支歌”。

  这支红军歌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军队任务和纪律要求的变化,歌词做过相应的修改。1950年,总政治部组织文艺专家对歌词又进行了修改;1957年,再次修改,就成了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由红二十五军先唱起来,然后传唱开的。”刘华清说,当时并没有想到这首歌会流传得那样快,那样广,影响这么深远。“如果这算得上是一份成绩的话,那主要是程坦同志倡议干的,是他的历史功绩,我只是协助,作了个‘媒人士’,把苏区现成的曲调往歌词上嫁接了一下。”

  1936年10月,红十五军团随同西征红军攻克西北重镇会宁城。不久,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联欢会。“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红军大会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红军会师。虽然时光已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那欢腾雀跃的场面,那团结胜利的气氛,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历历在目。”

  沧海桑田,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当年红军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成功,也就谈不上有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回顾红二十五军和其他各路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我们不仅为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悲壮而铭心,更为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和深远影响而自豪。(吴志菲)

上一页
(责编:黄瑾、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