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闪光的足迹——我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你”大型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革命传家宝】写满文字的包袱布 上了锁的钢纸箱……【2】

2019年08月28日08: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只装着“公仆情怀”的钢纸箱

周恩来随身携带的钢纸箱(图片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上9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驶了出来,聚集在门外的外国记者见是周恩来的专车,当即驾车追踪而去。轿车停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车门打开,下来的是一位中等个头的男子。尾随的记者们立刻注意到,他下车时手里拎着一只箱子。有认识的记者说,他是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那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记者们带着疑问,飞车赶回国宾馆,等待周恩来的专车回来。成元功回来下车时,记者们看到,他手里拎的还是那只箱子,而且还牢牢地上了锁。

箱子里装着什么呢?有人说,箱子里可能装的是核按钮;有人说,箱子里装的可能是保密的通讯工具;还有人说箱子里装的是中国的最高机密。

那么,箱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秘密”呢?

这只箱子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特种纸做的钢纸箱,长79厘米,宽45.5厘米,高18.5厘米,是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卫士长成元功用周恩来的出国津贴临时购买的。这只钢纸箱伴随了周总理的每一次出访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只钢纸箱里,确实藏着周总理的一个重要“秘密”。

周总理十分注重仪容风度,尤其是他穿的衣服,件件都是有棱有角、整洁干净。但是他穿的衣服却从来都是“外表华丽,内在节俭”,衬衣、衬裤都是穿破了补,补好了再穿,周而复始。领口、袖口等部位容易磨毛、磨破,就把磨破的领口、袖口重新换一下。可是久而久之,换过两三次领口、袖口的衣服大面积破旧,不便送到访问国宾馆的洗衣房去洗,而且也经不起洗衣机的搅拌,只能拿到我国大使馆,请人用手洗。送衣服的时候,随行警卫都要再三嘱咐,要轻轻洗,轻轻揉,如果用力过猛,衣服就坏了。

当时,中国驻阿联的陈家康大使的夫人徐克立同志实在看不过去,就自己出钱给周总理做了两身新衬衣。成元功忐忑不安地将这两套新衬衣拿到周恩来的面前,向他说明了新衣服的来历。周总理坚决让成元功把新衬衣退了回去,他说:“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我看不过分,前提是我们国家还一穷二白。身为国家的总理,我怎样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表明我提倡什么。”

周总理的出国访问,有时是连续不断的,有一次一连访问了十四个亚、非、欧国家。他是一国总理,有关他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如果稍有不慎,坏衬衣被哪位新闻记者发现了,哪怕是远距离拍下一个镜头,也会被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列为证据:看,中国穷得连他们的总理也穿这样破烂的衣服!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深受总理教诲,当然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这只钢纸箱刚好就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换下衬衣后,马上就由成元功把衣服装进箱子,上了锁送到大使馆,再把洗好晒干的衬衣装进箱子、上了锁带回国宾馆。让各国记者倍感好奇的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国家高级机密,更不是什么核按钮,而是周总理每天换洗的破旧衬衣。

“神秘”的钢纸箱,不仅装着周总理的破旧衬衣,也装着周总理对外交无小事的缜密细致,装着他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装着他大有大无的崇高品质和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

(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任佳晖、李源)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