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理论视频

国史讲堂:“七个一”诠释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2019年11月12日0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联合推出“国史讲堂”系列理论视频,梳理70年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简介:

马卫防,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院长。

精彩观点:

·新中国70年,矗立起一座座光辉的历史丰碑。70年前,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浴血奋战,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70年接力奋斗创造,充满光荣与梦想、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是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之义。70年风雨兼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发展同行,在战火硝烟中艰难起步,在改革开放中加速发展,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全面推进,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

·人民军队由大向强,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一定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加强练兵备战,聚力强军胜战,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点击图片观看讲座完整版

讲座实录:

7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新中国共成长,始终瞄准世界一流,永不停步、破茧成蝶,从追赶时代,到与时代并行,再到引领时代、开创未来。这70年的恢宏历程,可以说是风云激荡,征途如虹;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上下求索,春华秋实。今天,我就结合工作和学习体会,用“七个一”来诠释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成就。

第一个“一”,就是一个特有政治优势更加巩固强化: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动摇,人民军队始终忠诚于党听指挥

国防和军队建设70年成就千条万条,党指挥枪的原则是第一条。毛主席在红军时期确立的这条原则,是从中国革命中土生土长出来的,是被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我军正是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开国大典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提出新中国“建立统一的军队”。1954年9月,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四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体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范了军队最高领导权。也是在1954年9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整个军事工作。由此,我们党初步建立了与我国国体、政体相适应的军事领导制度。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军事领导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四部宪法,人们通常称为“八二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这就使党对军队的领导和国家对军队的领导融为一体。我们现行的宪法,就是“八二宪法”的修正版。1997年,通过了《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党在国家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中的地位。

十九大还把“党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领导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执政必执军,强国必强军。纵观历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经历了一个由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由实践感知、情感认同不断上升为理性认知、制度认同的过程,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烈火真金。这块真金,保证了人民军队始终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保证了党领导军队和国家领导军队的高度统一,这种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新型军事领导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伟大创举,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我军的命根子紧抓不放,特别是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决定》,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坚持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坚持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坚持把党组织搞坚强,坚持贯彻军队好干部标准,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带领全军寻根溯源、革弊鼎新,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生全面深刻变化,为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第二个“一”,就是一部军事指导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时俱进,始终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一支强大人民军队,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安排;习主席准确把握国际军事竞争新态势,宏阔运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擘画新时代强军蓝图,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这一思想贯穿的鲜明主题是强军兴军;根本着眼是以强军支撑强国复兴伟业;核心要求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践指向是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第三个“一”,就是一个根本职能得以有效履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强柱石和钢铁长城作用充分彰显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习主席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神圣职责。可以说,我军战斗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存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追歼残敌,进军边疆,剿灭匪特,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出了国威军威。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军队着眼维护和平、遏制危机和打赢战争,加强战备工作和实战化演习演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有效履行历史使命。进入新时代,习主席运筹帷幄,亲自指挥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领海权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70年弹指一挥间,任重道远责任在前。当今世界,正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新的时与势,党中央、习主席赋予我军提供“四个战略支撑”的历史使命。人民军队一定能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强化改革创新,苦练打赢本领,坚决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第四个“一”,就是一条发展路径更加清晰笃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人民军队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

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发展史。在党的领导下,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路走来,改革创新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可以说,我军之所以始终充满蓬勃朝气,同我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身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军队规模虽然庞大,但科技水平落后,武器装备简陋,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军事斗争形势。为此,党领导我军开始了精兵强军之路的探索,经过几个波次的调整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初步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军事制度体系和国防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将深刻影响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判断,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我军军事力量建设踏上新征程。经过这几次大精简,人民解放军基本完成了“消肿”任务,数量精干,结构优化,整体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习主席亲自领导指挥下,通过强脑、壮骨、活血,打破了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前所未有地刷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面貌。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没有休止符。当前,人民军队正以崭新的姿态淬火砺剑、开新图强,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一定能够把改革进行到底,推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敞亮。改革必成、强军可期!

第五个“一”,就是一个战略抓手日臻变为现实: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全速发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人民解放军由小到大,由弱胜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既是一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依靠科学技术建军强军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党的强军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人民军队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彻底改变中国的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在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弹道导弹,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突破,有力带动了我国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我们自行研制的各类兵器陆续装备部队,我国国防实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有了质的跃升。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战斗力,并决策实施“863计划”,攻克了一大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和工艺难题,为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打下了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世纪之交,面对蓬勃兴起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我们确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大力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防科技设备落后、效益低下、长期徘徊不前的困难局面,研制出了一批“杀手锏”武器装备,提高了我军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能力。

进入新时代,习主席提出了“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重要思想,科学预测世界军事科技革命大势,精心筹划科技兴军大略,人民军队吹响了科技兴军的时代号角。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时,我军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战利品。70年来,国防工业体系日臻完善,自主创新和自行研制出一大批先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近年来,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试航,新型主力战舰陆续下水,歼-20、运-20、直-20等系列飞机列装部队,东风系列导弹不断更新换代,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次国庆阅兵,又有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惊艳亮相,我军武器装备发展驶入新的“快车道”。

第六个“一”,就是一个治军方略接力传承推进:始终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治军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支现代军队的鲜明特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战争形态的加速转变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极为重视军队纪律建设,及时作出“依法建军”的战略决策。1953年正式颁布了我军三大条令,就是《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对内务制度、纪律维护和队列生活等做了较为全面的规范。这一时期,还先后制定和翻译了各类条令、教程、规范等上万种,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历史教训,从法治入手整顿军队,军队各项法规制度得到迅速恢复。1990年版《内务条令》中,“坚持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写入总则,首次进入了军事法规,开启依法治军的新局面。1997年颁布的《国防法》,将依法治军方针首次写入国家法律,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标志着我军治军理念和方式实现了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鲜明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契合了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发展,反映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新要求。

2014年,党中央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中央军委2015年颁布《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2018年颁布试行新的共同条令,立起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军的新标准。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治军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革。

我军经历的每一次革命性锻造、取得的每一个决定性胜利、走过的每一段光辉历程,都离不开法律纪律的保证,都镌刻着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印记。全军官兵一定能以崇尚法治、建设法治、厉行法治的实际行动,使强军兴军在法治轨道上风正帆高悬、行稳而致远。

第七个“一”,就是一个战略工程不断提质跃升:全面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生机勃勃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流人才。强军首先要强人才,我军建设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最紧急、最急需的是人才,我军未来要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最基础、最关键的也是人才。

新中国成立时,军队中知识分子和懂技术的干部很少,总体文化素质很低。这显然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强大军队的使命任务不相适应。为了培养军事指挥和专业技术干部,逐步建立了各类军事院校,人才培养逐渐走上正轨。除院校培养外,全军大力开展以扫盲为重点的文化学习运动。军委于1950年8月1日颁布《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建立起各级文化学习的补习班、轮训队、夜校及组织领导机构,扫盲运动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注重以训练实践培养官兵专业技能,大力开展创造优秀射手、技术能手和“五好”战士等活动,调动官兵练兵积极性。此外,我军于1959年初提出文化教育的“十年规划”,成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军干部科学文化素质的“十年大计”。

改革开放后,我们确立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恢复完善了我军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军队现代化建设亟需的高素质人才。新世纪新阶段,瞄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我们重点加强了指挥军官、参谋军官、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士官这“五支队伍”的建设,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深刻把握以人才为中心的军事竞争规律,领导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中央军委出台了《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规定》,一切为实战、一切为打赢的军官培养蓝图迅速铺开;制定颁发了《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路子,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更加完善;提出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官兵公认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匡正了选人用人风气,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军人才队伍素质实现整体跃升。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70年来,面对任何风险挑战和风浪考验,我军之所以始终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这一原则,确保人才建设的正确方向,努力使军事人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实现现代化的航路已经打通,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是通往胜利的新里程。我们坚信,有70年的辉煌成就,有习主席的领航掌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推荐阅读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社会民生建设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制度成就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

国史讲堂:从新时代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国史讲堂:在把握“两山论”中回望生态文明建设70年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成就和经验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

国史讲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国史讲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国史讲堂:   三大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国史讲堂:“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国史讲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建设八条基本经验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砥砺奋进

分享到:
(责编:吴兆飞、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