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聯合客棧的來龍去脈 距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50余裡的柳林鎮因柳樹茂密成林而故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南部的商業重鎮。柳林鎮不大,但戰略位置重要。它是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既是邊區通往國統區的重要通道,也是邊區日用品、土產山貨交易的集散地,抗戰期間,為了沖破日偽和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經濟封鎖…【詳細】
新編第二十九師浴血許昌城 1944年4月,侵華日軍集中16萬兵力,根據“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以打通平漢鐵路南段、消滅湯恩伯部主力為目的的“河南會戰”(又稱“豫中會戰”)。4月23日,日軍佔領密縣后,決定沿鐵路繼續南下,攻佔許昌。 當時,駐守許昌的是暫十五軍新編第二十九師,所屬有三個步兵團和一個補充團。該師由地方…【詳細】
一張老照片背后的抗戰風雲 葉挺將軍不僅是卓越的軍事家,而且多才多藝,尤其在攝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在戎馬倥傯中,他擠出時間拍攝了千余張珍貴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本文特選擇其中一張頗具代表性的照片加以介紹,並試述其背后承載的諸多感人故事。 受命前往江北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在南方八省堅持斗爭的紅軍游…【詳細】
白求恩帶我救傷員——抗戰老兵蘇英回憶在晉察冀根據地的抗戰故事 新華社石家庄9月1日電 題:白求恩帶我救傷員——抗戰老兵蘇英回憶在晉察冀根據地的抗戰故事 黎雲、孫魯明 95歲高齡的蘇英如今每頓飯都要吃些肥肉,這算是他晚年生活中一個比較特別的生活習慣。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的女兒家裡,蘇英每天還都堅持讀書看報做筆記,還養著一隻黑白相間的小貓做伴。 出生於1…【詳細】
從商界精英到抗日英雄——新加坡華僑林謀盛的故事 新華社新加坡9月1日電 林謀盛陵墓安臥在新加坡麥裡芝蓄水池公園湖畔,墓碑上鐫刻著戴著眼鏡的林謀盛頭像,看上去儒雅俊逸、剛毅沉勇。 76年前,被囚於馬來亞華都牙也監獄的林謀盛備受日軍折磨后離開人世,年僅35歲。從商界青年領袖到抗日民族英雄,林謀盛的英雄事跡至今仍在東南亞華僑華人中廣為傳頌。為…【詳細】
“鬼子都到跟前了,那還不狠狠地打?!”——百歲開國少將詹大南憶抗戰 新華社南京8月31日電 題:“鬼子都到跟前了,那還不狠狠地打?!”——百歲開國少將詹大南憶抗戰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 打游擊、反“圍剿”,爬雪山、過草地,浴血抗戰、抗美援朝……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今年105歲的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立下赫赫戰功,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詳細】
游子心 赤子情——聽愛國僑領陳嘉庚后人講述陳嘉庚的故事 如果不是聽陳嘉庚的后人親訴,人們很難想象,為中國抗日戰爭慷慨解囊的南洋僑領,其家人曾經因為無米下炊、要到自家開設的米行賒米救急。 在新加坡東部一處幽靜寓所,記者聆聽陳嘉庚的孫女陳佩儀笑談這段往事。陳佩儀引用自己祖父的話說,“金錢如肥料,撒播才有用”。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