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肅寧城 自1943年春季起,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地對日偽軍發動政治、軍事攻勢,先后攻克和逼退日偽軍據點、碉堡1000余處,收復了一批重要鄉鎮。 到1944年1至2月,侵華日軍為彌補其兵力的不足,陸續撤退了冀中的守軍和一些據點。冀中抗日根據地各級武裝趁敵兵力空虛之機,發起主動進…【詳細】
“樹華北抗戰之楷模”的陳庄戰斗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隨著八路軍挺進華北抗戰前線,地處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腹地的陳庄,迅速成為八路軍晉察冀邊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要地。侵華日軍視陳庄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 1939年9月,晉察冀邊區各地大雨連綿,引發山洪暴發、河水泛濫。日軍趁我邊區南線軍民積極投身災后重…【詳細】
鄭重率部戰斗在彭澤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在日偽頑的夾擊下,新四軍五師、七師的聯系暫時中斷,位於彭澤、宿鬆、望江等縣的敵后抗日游擊根據地也遭受嚴重破壞,彭澤地區僅有彭澤獨立大隊等少數武裝堅持斗爭。 為恢復和擴大抗日根據地,實現五師、七師和軍部的日常聯系,繼而把五師、七師在戰略上連成一片,新四軍首長找來了…【詳細】
八路軍的故事,永放光芒(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 河北阜平縣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院內,鬆柏林立。入口處的臥石上,“抗日模范根據地晉察冀邊區”幾個字格外醒目。 紀念館前,副館長王芳凝視著一組抗戰雕像介紹:“晉察冀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后創建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這座紀念館濃縮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軍民的豐功偉績。”她在這裡工作多年,講起歷史時…【詳細】
重溫浴血奮戰年代 弘揚英烈精神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今年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8月15日,一群武漢市民在武漢抗戰紀念園門口向抗戰先烈敬獻鮮花。 主入口廣場上“國人到此,鞠躬致敬”八個大字,與門口的軍人雕塑遙相呼應。在幾面宏大的武漢會戰殉國烈士紀念牆上,銘刻著數千名武漢會戰烈士的姓名、籍貫、軍銜、部隊番號、陣…【詳細】
硝煙凝歲月 談笑憶崢嶸 人物小傳:萬海峰,河南光山人,1920年生,1933年參加紅軍,參加過鄂豫皖蘇區3年游擊戰爭,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歷任參謀、營長、科長、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軍炮兵主任、師長、副軍長、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成都軍區政委等職,是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顧…【詳細】
探訪“深山密林”中的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群 新華社哈爾濱8月14日電 驅車駛出黑龍江省木蘭縣城區,道路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約20分鐘后,記者便來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這裡就是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群。 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群地處木蘭縣,是迄今東北地區少見的規模很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歷史遺跡較多的東北抗聯密營遺址戰跡地,是東北抗聯一處重要的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