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圖書連載 >>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來鄧穎超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來鄧穎超》

周秉德 著
金城出版社 2018年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的記述從12歲見伯父伯母開始,以親人的獨特視角,細膩翔實的筆觸,飽含深情地回顧了周恩來、鄧穎超工作生活的諸多細節。全書以“情”字貫穿,夫妻情、親情、友情、同志情、愛情,真切感人。本書首次公開鄧穎超的文章《關於周恩來同志》,並首次公開周恩來之弟周同宇口述的《周總理的家族和幼年、青少年時代》,其間穿插描述了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當代中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為現當代歷史人物研究留下寶貴的一手史料。

作者簡介

       周秉德     周恩來的長侄女,沈鈞儒的長孫媳。周秉德自12歲住進中南海,在周恩來身邊生活了十余年,並在周恩來逝世后經常陪伴鄧穎超。周恩來夫婦無嗣,周秉德因此成為與他們關系最密切的晚輩。曽任第九和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社副社長。現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周恩來鄧穎超研究中心顧問、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發起人。著作:《我的伯父周恩來》、《親情西花廳——我們心中的伯父伯母》(合著)、《周恩來詩聯集箋注》(周秉德主編)等。

精彩篇章

第三章 深情厚誼  

經過幾十年的交往與了解,我和許多與伯伯、七媽接觸多的叔叔阿姨有同樣的感覺:七媽在家庭中更講原則性,而伯伯與人的心靈更貼近一些,更重感情一些。但就我本身來說,我接觸七媽的時間比伯伯多得多,我心目中七媽對爸爸媽媽及我們姐弟六人生活學習關心的具體和周到,遠遠超過了伯伯,因為伯伯更多是屬於“公家”的、“大家”的。而七媽卻要代伯伯具體照顧我們和經常找上門來的周家親屬,對此她從沒有吝惜過自己的時間和金錢。

閱讀全部

第四章 敬老養老 

那一夜,我想了許多。我恨自己那時太小,太木,太淺,守在伯伯身邊,卻無從聽到伯伯發自心底的聲音。我從來沒想過戰爭年代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伯伯,多少次親眼目睹著身邊最親愛的戰友倒下去犧牲了的伯伯,建國后又有成千上萬件國家大事要張羅、要操心的伯伯,心底還牢記著八嬸娘當年緊緊摟住自己,眼淚刷刷往下淌的那一幕,還向家鄉人坦言自己從怕受罰到情願挨一頓打的慚愧眼淚和內心震動!要知道,伯伯講這些事時,那一幕,那份情,已是50多年前的回憶,這漫長的半個世紀,本可以淹沒洗刷掉多少往事,篩去淡忘多少感情,可是流失的歲月沒有動搖更沒奪去伯伯那段記憶和那片真情!隻有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為什麼伯伯1953年又一次接八奶奶到北京看病,並從開始實行工薪制后,一直負擔起八奶奶的生活、醫療乃至最后的全部安葬費用。伯伯一生一世從沒忘懷八奶奶在他童年時代的養育之恩啊!

閱讀全部

最新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