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張學良最為痛恨的一首詩

文/ 葉觀瀾
2012年11月27日08: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文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人們提及馬君武,多半因為他直率勇武的個性以及那首讓張學良終生惱恨的詩——《哀沈陽》。

在民國,馬君武的身份實在有點尷尬。說他是大學校長、教育家,名頭卻大不過蔡元培。說他是國民黨元老,人們記住了吳稚暉卻想不起他。其實馬君武早於1905年便在日本加入了中國同盟會。

1927年,馬君武回到家鄉,受廣西省政府委托,創辦了廣西大學,並先后三次出任廣西大學校長。1940年,年近花甲的馬君武給廣西大學留下“勤懇朴誠”的四字校訓后,累死在大學校長的任上。

由於辦學有成,“始終致力於改造中國的封建教育體制、極力推廣現代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 時人將這位廣西大學校長與北大校長蔡元培並列,一時有“北蔡南馬”之譽,周恩來更是稱其為“一代宗師”。

可是,歷史好像專開馬君武的玩笑,這位民國元老、著名的教育家名噪一時、驚動后世的,更多的還是那首題為《哀沈陽》的詩: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沈陽。

這是馬君武1931年11月20日發表於上海《時事新報》上的兩首“感時近作”詩中的一首。其時,日本關東軍已經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由於主政東北的張學良堅決奉行不抵抗主義,以致日本輕而易舉便侵佔了遼、吉兩省,黑龍江省也在迅速陷落之中。

這首《哀沈陽》一經發表,惱恨張學良三年前通電易幟不願賣國的日本人聞風而動,在報上大肆攻訐張學良糜爛荒唐的私生活,以敗壞張的名聲。南京中央政府蔣介石等人也樂見由張一人來頂東北失土之責。如此這般,一首極為尋常的詩,終於弄出了巨大的動靜,以致舉國盡知,流傳百年。打那之后,在國人的眼中,張學良便是一個性喜風流、為色禍國的花花公子,頭上結結實實戴上了一頂不抵抗將軍的帽子。

一首五言四句詩,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和影響!馬君武大感意外,也頗為自得,竟自詡此詩堪稱是民國版的《圓圓曲》。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