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煌縣的復名

1947年劉鄧大軍解放立煌縣城金家寨
到1947年12月末,劉鄧大軍積極開展反圍攻作戰,不僅在大別山站住了腳,而且把根據地發展到平漢路西,以后續部隊10縱和12縱向桐柏、江漢兩地區展開。劉鄧司令部也分成兩個指揮所。由劉伯承司令員、張際春副政委率后方指揮所和1縱,轉入淮北進行外線作戰﹔由鄧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員,李達參謀長率前方指揮所和2縱、3縱、6縱留在大別山,堅持內線作戰。根據形勢需要,1948年2月7日中央軍委電示劉鄧野戰軍主力轉出大別山,進至淮河、隴海路、沙河、伏牛山一帶,尋機殲敵。2月22日,中原局發出《關於開展大別山游擊戰爭的指示》,指出在主力轉出大別山之后,軍區部隊與人民武裝應獨立自主地堅持大別山戰略陣地,開展更廣泛地群眾性游擊戰爭﹔要提高全區軍民的勝利信心,健全和充實各級游擊武裝集團,改進游擊戰術,使游擊戰爭與發動群眾結合起來,軍民協力,戰勝敵人的“清剿”。
2月底,劉鄧大軍主力部隊剛轉出大別山區不久,敵人即以20多個整編旅向大別山根據地進攻。國民黨立煌縣長吳曙光重新組織縣常備大隊、新兵大隊、警察局等反動武裝1000多人,在各區、鄉分設大隊、中隊、小隊。黃英、周香波、陳雲溪、張天和等10多股民團和土匪武裝也紛紛出籠,配合國民黨正規軍,進行反革命“清剿”。1948年夏,國名黨佔領金家寨鎮后,便立即恢復了立煌縣名和各級行政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