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2年農業部頒發給魏名標的愛國生產獎狀
提出 “土地基本建設”的主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這年7月中共山西省委派出以武光湯、郭忠為首的考察組,就農村問題進行考察,總結出了單靠勞動互助抵御不了天災人禍,改造小農經濟走互助合作道路,才是農村工作的必由之路。
1951年中共長治地委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試辦農業合作社”的口號,並決定在全地區搞10個試點社,在魏名標的積極要求下,4月11日創辦了“魏名標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為長治專區10個試點合作社之一。
棗煙村的互助組改成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魏名標的發動下,參加合作社的社員由原來互助組的6戶增加到19戶。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為了搞好生產,魏名標還制定了發展農副業生產的競賽計劃,提出了修整土地、改革農業技術、使用新式農具的任務。脫粒機、馬拉收割機等新式農具的運用,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當年就實現了糧食產量的大幅增長。一些原來沒有參加合作社的農民,看到合作社的優點,都紛紛要求參加,社員數量成倍增長。
在魏名標與廣大社員的共同努力下,1952年夏,棗煙村小麥又獲大豐收,豐產地塊畝產達到733.16斤,創下了山西省旱地小麥的最高紀錄,魏名標光榮地出席了當年的山西省勞模會,獲省人民政府“一等勞模獎”。同時,也參加了全國愛國豐產先進單位代表會議,獲得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頒發的“愛國豐產獎”。
中共武鄉縣委派出調查小組,總結魏名標的小麥高產經驗。魏名標說:“要讓小麥豐產,關鍵在於土地,隻要在土地建設上下功夫,再加上深耕細作,一定會取得好收成。”魏名標在農業生產上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基本建設”這個概念,他把平整土地、改造坡地、改良土壤、興修水利等作為土地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后來,國家農業部門專門派出調查組對他提出的“土地基本建設”進行考察,並在此基礎上,演變為指導全國農業工作的“農田基本建設”方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