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少共國際師”從成立到被撤番始末

劉海鋒
2012年12月03日08: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參加驛前防御戰

7月下旬,“少共國際師”奉命在廣昌南面驛前西華峰一帶設防,與在驛前以北布防的紅四師、紅五師和第十三師一起阻擊南進敵軍。

驛前是座古鎮,地處廣昌、寧都、石城3縣交匯之處,藏旴江源頭於千山萬壑之中。歷代之視為“據五嶺八閩之咽喉”,是披甲胃者所必經的用武之地,有史以來一直是廣昌南面重鎮,也是石城的最后一道屏障。敵軍如拿下驛前就可挺進石城,攻破石城,中央蘇區首府瑞金危在旦夕。

戰斗前夕,紅軍4個師分別在驛前以北的黃泥寨、中華山、盅子寨3個山頭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軍團長彭德懷親自指揮驛前戰斗。中革軍委電示:“驛前扼守或放棄,由彭楊根據戰況決定。”

8月下旬,敵軍從萬年亭向驛前推進,在距紅軍陣地不遠的地方布營、修筑工事。敵炮兵每天距紅軍陣地千米遠的地方向紅軍發炮試射。8月28日拂曉,敵軍4個師在20余架飛機和100門大炮的掩護下,向紅軍陣地展開了全面的進攻。敵第八十八、第六師主攻黃泥寨,第七十六師攻盅子寨,第四師攻中華山。面對蜂擁而來的敵軍,紅軍將士頑強抗擊,打退了敵軍的多次進攻。敵軍不甘心失敗,隨后派出6個師援兵到達驛前,其中5個師直接面對“少共國際師”主陣地,一場殘酷的惡戰一觸即發。

30日凌晨5時,敵軍再次向紅軍發起了瘋狂的進攻。這次敵軍改變了以往的打法,敵第六師第十八旅幾個團兵力在上半夜黑暗中,悄悄地運動到紅軍陣地300米處鹿岩前,隱蔽起來。拂曉,“少共國際師”指戰員趁夜幕提前進入陣地,竟沒有發現隱蔽的敵人。清晨,敵機群從廣昌城飛來,輪番在紅軍陣地上盤旋,卻並不俯沖投彈,敵炮兵也沒有例行以往的炮擊。少共戰士們正在疑惑時,隱蔽的大批敵人突然沖鋒到紅軍陣地前,紅軍戰士剛沖出戰壕即與敵人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生死肉搏戰。不久,紅軍第一道防線被敵軍沖破。緊接著敵軍向紅軍第二道防線發起了沖鋒,敵猛烈的炮火將紅軍前沿地堡炸得幾乎要塌下來。隨后大批的敵人像狼群一樣蜂擁扑向紅軍陣地,紅軍戰士居高臨下憤怒地向敵人射擊。激戰中,“少共國際師”一位陳連長不幸被敵槍彈擊中,英勇犧牲,6名少共戰士欲為連長報仇,又遭到敵人密集子彈掃射,光榮犧牲。最終,紅軍第二道防線也被敵軍突破。

政委蕭華見此戰況,十分悲憤,立即組織紅軍進行反擊。此時,由當地一名劣紳帶路的敵軍一個營突然從斜刺裡沖出來,雙方開槍已來不及,即刻紅軍戰士與敵人混戰一團,護衛蕭華政委的幾個警衛員相繼負傷。蕭華與另幾個警衛戰士緊急之中,利用短槍優勢向敵人連續射擊,從敵軍中殺開一條血路,突圍到半山腰時,與彭紹輝師長派出的劉隊長帶領的短槍隊相遇,方才脫離險境。與此同時,敵軍的大批人馬已經繞過驛前大山,從側面包抄過來,戰況十分危急。蕭華當機立斷,下達命令:“劉隊長,你帶領短槍隊把敵人頂下去,要注意保存短槍隊的實力。”一會兒,紅軍的機關槍、短槍狠狠地射向敵人,正在堅守二線陣地側面山頭的紅軍戰士見狀精神大振,沖出戰壕向敵人英勇拼殺,敵人猝不及防,紛紛向后潰退。然而,敵軍稍作整頓又向紅軍發起了更凶猛的全面進攻。紅軍指戰員雖浴血奮戰,英勇殺敵,但由於敵軍擁有重兵和優勢武器,敵我力量懸殊太大,敵軍很快就突破了紅軍第三道防線。為避免紅軍遭受更大的損失,軍團長彭德懷急令“少共國際師”和紅三軍團撤出驛前陣地,退向石城以北的桐江、小鬆一帶設防。

30日中午,敵軍佔領驛前,為期3天的驛前防御戰,以敵軍遭受重創、紅軍失守告終。“少共國際師”和紅三軍團干部傷亡452人,戰士1900人,損失接近廣昌戰役的一半。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