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印度,未得印、英准許,依國際法,要先解除武裝再囚禁,故我們未進入城鎮,隻在山地扎營,一面構筑工事掩體壕溝,作備戰狀﹔一面整理行裝、理發、洗澡、洗衣、擦槍抹油。果然,英駐印東警衛軍團團長艾爾文接到中國軍進入印境的消息時,非常震驚,即電告新德裡英駐印總督魏菲爾上將,於是出現了兩種不同主張:
印東的艾爾文主張武力包圍,繳械囚禁,並調兵遣將,向我駐地集中,因為他曾目睹從緬甸撤回的英軍,人人蓬首垢面,衣衫不整,彈械俱失,十足似一群難民,認為中國軍必然也是一群烏合之眾,必將破壞治安。適巧英駐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也到了新德裡,他曾與孫將軍三次會晤,請求出兵為被圍的英軍解圍,對孫是十分敬佩的,因此他堅決反對繳械囚禁我軍!最后議定,讓艾爾文來到我們的駐地視察檢閱后再決定!
孫立人認為特務連經受過特別培訓,又參加過戰爭,所以讓我們特務連代表儀仗隊受檢,我是指揮官。約11 時,艾爾文將軍來到,前面是4 輛憲兵機動車開道,后面跟隨侍從及記者,再后又是4 輛憲兵車。孫將軍陪同檢閱,艾爾文慢慢從隊前經過,看得很仔細。等他上了檢閱台,我即指揮操演分列式。隊伍整齊劃一,威武雄壯。艾爾文與隨行人員不停地點頭拍手!最后邀他去山林戰地視察,他見我軍士兵都在戰壕裡,彈上鏜,刀出鞘,一副准備打仗的模樣。他對這次檢閱視察很滿意,認為中國軍隊紀律嚴格,戰斗力強,再無繳械囚禁之意,反而把我們當盟軍、可依靠的客人,並送來一車車給養,吃的用的齊全充足。
1941 年,德軍已席卷歐洲,日軍也囊括了東南亞。美國深感威脅,在史迪威催促下,中、英、美組成同盟軍。我們這批遠征軍正式成為盟軍的成員。
英軍選氣候涼爽的藍伽兵營作為我們的整訓基地。美國供應武器、彈藥和醫療用品,並開辦了十幾個短期訓練班,有炮兵、火箭、噴火器、汽車駕駛與保養、戰車、坦克等班,我們都學到一技之長。我學的是汽車駕駛保養,不久即任吉普車連連長。這些學校的教官都是美國大工廠的專家學者,是應征而來的。我的薪水是每月120多盧比(印幣),士兵的薪水大約每月20 到30盧比,約是一兩的金價。我還有辦公費,每月100 多盧比,一人用不完,常常去華僑辦的餐館吃飯。當時蔣緯國任上尉參謀,我們常在籃球場見面,他學的是戰車,后來當上了裝甲兵團的司藍伽位於印度的中部,與印最大的城市加爾各答相距千裡,因英國人在此建造了許多公路鐵路,去加爾各答可以朝發夕至,交通便利,故我們常去那裡游覽。加爾各答也有唐人街,地小人擠。英國人允許華人在那裡開店,隻要他們不反帝,納稅就行了。英人統治下的臣民可分三等,一等當然是英國人,二等是為他們工作的公務員、服務員、軍警等,三等即無權無勢又無恆產的普通大眾。在印度的華僑,山東人最多,其次是雲南人、湖北人。山東人多當警察,湖北人多會醫牙,雖無大成,衣食無缺,可算中等。我們來到這裡,華僑得益良多,我們請他們做向導、伴游,代買戒指、手表﹔他們地位也提升了,中英是盟友,無分高低,華僑也覺得揚眉吐氣。
整個遠征軍有官兵6 萬多人,女性隻有2 人即上海的李小姐和廣東的胡小姐,都是大撤退時爬過野人山僥幸活著去到印度的。胡小姐不久嫁給了一個華僑,整個遠征軍隻剩下李小姐一位女性。物以稀為貴,所以追求她的人很多,包括一些高官。她都“站穩立場”一一拒絕。可能是基於同鄉又同齡的關系,她卻常來我處,一同吃飯,一同看電影,我們成了好朋友。記得有一次,我開車帶她去游覽王宮,不小心車撞到樹上,碰掉她兩顆門牙,我非常難過,她卻安慰我,使我迄今不忘!不久我陪她去加爾各答裝了假牙,她的樂觀與歡笑使我更喜歡她,我們在中秋的晚上同游公園,月光皎潔,環境幽美,真如仙境。我們同住一旅店,分房而睡,以禮相待,並無逾越,這才是真愛!倭奴未滅,何以成家,我們都沒有婚嫁的念頭。后來她想去國際大學讀書,我很支持並送她去,她成為該大學唯一的中國學生。我們相約通信聯絡,但我軍開始反攻后,我也調到前線,天天移動、沒有定址,就失去了聯絡,此情隻待追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