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朱德與女兒朱敏在“文革”中

文·倪良端
2012年12月06日13: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紅牆如山 親情如割

中南海裡貼有揭批朱德的大字報,首都體育場裡緊鑼密鼓地准備召開批斗朱德的大會。這些消息傳到了朱德的女兒朱敏的耳朵裡,時為北京師范大學教師的她急火攻心。

她相信黨,相信父親,相信父親一生勞苦功高,光明磊落!雖然朱敏有這樣的認識,但是她對父親還是放心不下,必須親自去看看。學校辦公室的電話她不敢使用,若使用時讓別人知道她還在和大字報漫天、歷史問題成堆的父親通話,“莫須有”的罪名就會從天而降扣在自己頭上。

朱敏騎著自行車,奔向中南海。來到中南海西門,朱敏如往常一樣掏出進入中南海的証件,恭恭敬敬、彬彬有禮地遞給衛兵。衛兵瞅上一眼,說:“証件失效,不能進去。”朱敏嚇了一跳,結結巴巴地申辯:“幾天前還有效,今天就沒效了?”連忙說:“我是朱德的女兒朱敏,來看望父親的,請你通報通報。”

衛兵堅定地說:“這是上級的命令,我不能違反命令。”不聽朱敏的解釋和請求的衛兵,說了這句話后就筆挺地站立,目不斜視,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進進出出的車輛、來來往往的行人。

朱敏豁然明了:衛兵是在執行上級的命令。

從衛兵堅定、鎮定的神情看,朱敏意識到進不去中南海已成定局。呆呆站立門外的朱敏,用真切的目光掃視這原本熟悉而今卻感陌生的地方,第一次發現紅牆那麼刺眼。習以為常的院牆此時使她感覺到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一條不可跨越的大川界河!她品嘗到了世界上對自由與親情最殘酷的剝奪,有家難歸———站立在父親的家門口卻不能進去,無法向老人家問問冷暖、聊聊家常、表表敬意。

朱敏左顧右盼沒有發現一個進出這道門的熟人,口信也捎不到父親那兒。突然,眼前一亮———傳達室不是有電話嗎?她走進傳達室抓過電話,衛兵沒有干涉她,她噙著淚水告訴父親:“我不能進入中南海看望您了……”朱敏以為如此訴說,父親會給警衛局領導打電話,讓她進去。哪知,接聽女兒電話的朱德好一會兒后才說:“不讓進來,就不進來了。我沒有什麼,你們不要擔心。要相信黨、相信毛主席,這種狀況會結束的。你在傳達室等一會兒,我讓你媽媽去門口……等以后能進來的時候,再回家來,好嗎?”因為是在傳達室,不敢多問的朱敏很不情願地放下電話聽筒,等待媽媽到來。

康克清急匆匆地來到傳達室,朱敏急切地向媽媽詢問父親的近況。得知父親除情緒沉悶外,其它的都過去了,朱敏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可是,未見到父親的朱敏心裡還是覺得堵得慌。朱德可能要遭批斗,康克清雖然未告訴朱敏,但是朱敏從康克清媽媽那憂心忡忡、心急如焚的語言和眼神中還是看明白了。在傳達室裡作為晚輩的朱敏隻能耐心勸解,讓康克清媽媽負重的心靈得到一點釋放,力所能及地分擔一點憂愁。

后來,揭批朱德的大會,在毛澤東的親自干預下偃旗息鼓,草草地收了場。

1967年下半年,康克清也有家不能歸了。她不能在家陪伴朱德,被全國婦聯造反組織拉去批斗、游街,吃住在婦聯大院裡。朱敏再次探望父親時,隻見父親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來中南海西門傳達室。多日不見,父親明顯地蒼老了,增添了許多白發,神色憂郁,心情沉重。朱德向朱敏詢問了幾個外孫的情況后,和往常一樣教育朱敏要積極參加學習,正確對待“文化大革命”運動。要把孩子們教育好,要讓他們讀書,不要放任他們流散在社會上……

朱敏問:“康克清媽媽呢?她身體好嗎?”朱德低聲說:“在婦聯參加運動,暫時不能回來。”跟隨在朱德身邊的朱敏的大兒子,嘴唇貼近朱敏的耳朵說:“被抓去游街了,我昨天看見她被造反派押在汽車上,脖子上挂了好大的一塊牌子,上面還有紅叉叉呢!”繃著臉的朱德沒做聲。在傳達室裡,父女倆還能說些什麼呢?朱敏感到欣慰的是這次見著父親面了。

朱德步出傳達室向自己的家走去,朱敏望著父親漸漸遠去的背影———彎了、駝了。父親的心還是在想事,口還是想說話,但是內心的話隻能自己悶著,精神上的重壓隻能自己承受。否則,像父親這樣樂觀、開朗的人,容貌不會蒼老得這麼快,情緒不會如此低沉、抑郁、憂悶!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