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朱德與女兒朱敏在“文革”中

文·倪良端
2012年12月06日13: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家書雖毀 父愛猶存

自朱德的名字見諸大字報被造反派畫上紅叉叉后,在北師大的朱敏一家人的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地緊張起來。朱敏執教的權利被剝奪了,造反組織安排她在家中“恭候”頻頻“光臨”的紅衛兵們,洗耳恭聽“教育”后,老老實實寫“檢舉揭發”朱德反對毛澤東主席的“材料”。朱敏的丈夫劉錚是解放區培養的知識分子,按理應是歷史清白、根正苗紅的革命干部。然而,因為岳父是朱德,他在他工作的外交部也遭受到批斗。

朱敏和劉錚一次次告訴一撥撥的紅衛兵們,在我們的記憶裡父親都是教育我們聽毛主席的話,讀毛主席的書,為人民服務。父親和毛主席自井岡山會師以來就是親密的戰友,一同領導和指揮人民軍隊,創立了和建設著新中國,他一直尊重毛主席,他哪兒反對毛主席呢?這樣的“交待”紅衛兵自然是不滿意的,指斥朱敏夫婦是地地道道的“保皇派”,和有嚴重問題的朱德劃不清界限。紅衛兵頭頭們向朱敏夫婦宣布:我們認定你們這樣的態度,是得不到“革命群眾”諒解的。

朱敏的不配合行為,令紅衛兵和他們的上司十分氣惱。他們向朱敏下達最后通牒:如果繼續給父親朱德臉上貼金,我們就要採取革命行動———抄家,查找朱德反毛澤東的“罪証”。

劉錚挺硬氣地對造反派說,你們抄吧,身正不怕影子斜!抄家?朱敏想:“反對”毛澤東的材料絕對沒有﹔父親寫給我的信我一直珍藏著,若落入他們手中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設想……

造反派胡鬧一陣,如鳥獸散了。朱敏夫婦冷靜下來仔細琢磨“抄家”可能造成的后果。這個人妖顛倒的年代,那伙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必須防備,把父親寫給我的信藏起來。可是,簡簡單單的家具、空空蕩蕩的房間、光光禿禿的牆壁,一包信扎往哪兒藏呢?萬一被造反派搜出、抄走,不僅自己難於說清道明,還會連累父親。后果真難預料,朱敏有些恐懼。想來想去,不如搶在造反派動手之前將信毀掉。

朱敏翻出珍藏多年的父親寫給自己的信,一封封、一頁頁、一字字地再讀、重溫,一句句、一段段地強記、銘刻在心裡,深埋在腦海中。這些信大多是朱敏從德國集中營死裡逃生重返莫斯科后,父親教育兒女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報效祖國。字裡行間無不傾注了一位革命家崇高的品質,無私寬廣的胸懷。保存了20多年的家書,朱敏與丈夫常常拜讀,講解給孩子們聽,一同回顧那些逝去的往事,以父、祖輩殷切的教誨激勵孩子們跟定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然而,伴隨她20多年的家書,將永遠地被毀、消失,朱敏深感悲痛,卻又無奈,不由得涓涓淚水流淌面龐。

手握信札,朱敏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必須親手將它毀掉嗎?可是,造反派張牙舞爪、氣勢洶洶揚言“抄家、抄家”的怪影,絞殺著她的神經……朱敏終於狠了狠心,點燃爐火,將信的一角伸向藍色的火苗。信箋著火了,紅色火焰吞噬了信箋紙頁。頃刻間,珍藏了20多年的家書化作一片片輕輕飄揚的灰燼,煙霧彌漫整個房間,似乎眷戀主人久久不願離去!

家書焚毀了,朱敏的心病依然沒有減輕,她們處境也沒有因為毀了家書而有所好轉。

經受了無數的人身攻擊和精神折磨的朱敏,明白了不管怎樣“交待”都不會合造反派們的口味。后來,朱敏隻好“揭發”父親愛看川劇是喜歡帝王將相,愛爬山是資產階級享樂主義,愛蘭花是小資產階級情調等等“罪行”。朱敏這些“材料”,造反派們覺得還行,有點兒“表現”了。

朱敏夫婦雖然獲得了點點自由,但是他們依然不能回到中南海的家,不能和父親朱德一起吃飯、喝茶、聊天。他們每次去中南海,隻能在傳達室和父親或康克清媽媽見上一面,簡單交談幾句,不可心靈溝通,表情達意。中南海的傳達室,給了父女短暫溫情與溫馨,也為他們留下了別扭與難堪,成為永遠的記憶。雖然在這時可以見到親人,為父親送上安慰和祝福,但是在這裡朱敏領受到監視的屈辱。

一夜之間顛倒了黑白,說什麼林彪將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帶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朱德的扁擔”成了“林彪的扁擔”。當年朱德使用過的扁擔,卻完好地陳列在軍事博物館裡。朱敏將聽到的看到的這些事,在中南海傳達室悄悄告訴父親。朱德聽了,不做聲。見孩子們為之憤憤不平,朱德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們:“歷史終究是歷史,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孩子們不服氣地說:“已經改了,教科書都改了嘛!”朱德鄭重、肯定地告訴孩子們:“那不叫歷史!”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