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劉少奇如何穿越103道封鎖線返回延安?

 居  成   呂  江
2012年12月10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究竟怎樣行動,還要請你作決定。”

發源於山東沂山南麓的沭河和沂河,平行流入江蘇境內,兩河之間的距離約5公裡。敵人在這兩條河沿岸設立了密集的據點。劉少奇一行在去魯南的路上,要渡過這兩條河。如果他們在兩河之間被敵人發現,那是沒有多大回旋余地的。劉少奇事先了解了這一情況,並且和負責護送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五獨立旅旅長曾國華研究了渡河的部署。當天,曾國華派出幾批人員去偵察情況,准備渡船。劉少奇一行准備傍晚悄悄渡過沭河,黑夜偷渡沂河。

太陽落山時,曾國華領著劉少奇一行渡過沭河,按預定路線向沂河奔去。行走到兩河之間時,忽然狂風呼嘯,頃刻間天地一片漆黑,大雨像瓢潑似的澆下來。在相互攙扶和鼓勵聲中,他們來到預定偷渡的沂河邊。這時,已經是黑夜了,雨越下越大。曾國華觀察了一會兒,沒發現事先派出去的偵察人員和布置的渡船,不免有些焦慮。劉少奇寬慰大家說:“既然派去的偵察、聯絡人員和布置的渡船沒到,也不要著急,只是我們不要讓敵人發現和遭受突然襲擊,可以先到河邊比較隱蔽的地方等待。”於是,大家都到一家擺渡人的茅屋裡等候。

時間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大雨仍沒有停止,派去偵察、聯絡的人和預先布置的船仍然沒有蹤影。曾國華分析可能發生了意外,便帶人到附近村子了解對岸敵人的動向。據老鄉們說,今天還沒有發現沿河敵人有什麼動靜,像這樣刮風下雨的天氣,偽軍很少單獨出來﹔但是日軍卻在這樣的夜裡,和我們渡河的同志開過火。到底渡不渡河,曾國華一時難以決定。於是,他向劉少奇報告了自己的想法:“這樣伸手不見五指的雨夜,對我們過河是有利的﹔但是日軍為防止我們利用雨夜偷渡,也有可能設埋伏。”

劉少奇說:“我對情況毫無了解,究竟怎樣行動,還要請你作決定。根據你所講的情況,這裡是敵人一個重要的口子,偵察、聯絡人員又沒有消息,預先布置的渡船也沒有到來。我們在這樣的夜晚也出動過,敵人過去也有這個經驗,目前又正是夏收的季節,敵我對糧食斗爭正是劇烈的時期,同時,我們白天經過的地方,有些是市鎮,也有可能走漏消息。當然也可能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從壞的情況估計出發。毛主席常常講:從最壞的情況估計出發,沒有壞處。”接著,劉少奇又說:“過不過河還是請你決定,不過在這個地方,不宜待得過長。如果不強渡,就應該考慮是否轉移到沭河東岸。”

曾國華聽了劉少奇的分析,心裡有了底,決定轉移到沭河以東。當夜,大家急行軍向沭河東岸轉移。第二天夜晚,曾國華帶領大家再次渡過沭河,然后順利地渡過沂河,脫離了險境。后來,曾國華著述說:不久得到情報,就在劉少奇一行第一次准備渡沂河的那個大雨滂沱的夜裡,敵人在對岸渡口附近設了埋伏。如果當夜強渡過去,就會受到難以想象的損失。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