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劉少奇如何穿越103道封鎖線返回延安?

 居  成   呂  江
2012年12月10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39年9月15日,劉少奇奉中共中央之命由延安出發,奔赴戰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軍各部隊駐地。他在華中工作了2年4個月之后,又奉命從蘇北返回延安參加中共七大。從延安來時,因為當時日軍的進攻重點尚未完全轉到敵后戰場,火車、汽車基本暢通,僅十幾天時間,劉少奇一行就到達了河南省確山縣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竹溝留守處。而返回延安,可就不那麼順利了。從華中去延安的路上,劉少奇一行要通過日偽軍和國民黨頑軍設置的103道封鎖線,要越過冰雪覆蓋的晉西北山區,要在跋山涉水中度過一年的春夏秋冬。

“對每個護送人員或向導,都要給予極大的尊重和信任。”

1942年3月18日晚,劉少奇和隨行人員呂振羽夫婦(呂任劉少奇秘書)、吳信泉夫婦(吳兼管行政事務)、王少庸夫婦和電台台長陳士吾,機要員王琦、王劍青及警衛班戰士都換下了灰色的軍裝。劉少奇化裝成老板,警衛班戰士多化裝成跟班、馬夫。一切准備好后,一行人於19日上午10時,從蘇北阜寧單家港出發。

劉少奇一行返回延安,一路上都是由各地方黨政軍組織派武裝和向導一站接一站護送。劉少奇一再告誡大家:“對每個護送人員或向導,都要給予極大的尊重和信任。”

劉少奇一行在山東分局人員護送下,進入魯西敵佔區后的一天夜裡,沒有月亮,漆黑的天空下著蒙蒙細雨,庄稼地裡浸滿了水,路上的溝渠又多,一行人隻好摸索著前進,准備在天亮以前走出敵佔區。但由於向導迷失了方向,走了好久,還沒有轉出這塊地方。護送的武工隊隊長十分擔心劉少奇的安全,著急地說:“怎麼搞的?這麼半天還沒走出去!眼看天快亮了,被敵人發現了就麻煩了!”

劉少奇聽見有人抱怨,就走過來對大家說:“你們不要抱怨向導同志,他負著很重的責任,找不到路,已經很著急,不要去攪亂他的信心,要讓他冷靜地去慢慢想辦法。”他又安慰向導:“不要著急,這一帶地方你很熟,仔細想想,會摸清方向,會找出路來的。”向導在劉少奇的安慰、鼓勵下,終於找到了一條小路,把大家順利地帶進抗日游擊區。

隨劉少奇回延安的江明后來回憶說:“的確,自從和少奇同志行軍以來,無論遇到了什麼意外,從未見他著急過,憂愁過。……他常常教導我們:‘護送我們的同志,他們既了解情況,又和當地群眾有密切的聯系,他們的決定都是經過慎重考慮后才作出的。我們隻有聽從他們的安排,要我們怎樣行動就怎樣行動,你如果提出不同意見,或表示懷疑,那就很容易動搖他們的決心,這樣反倒容易把事情辦壞。如果萬一他們布置有錯誤,那也必須在一定的場合,作為經驗教訓,適當地提出。’少奇同志就是這樣信任和尊重同志。”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