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平山是中國共產黨的最早黨員之一,是廣東中共黨組織的創始人和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他同時又是中國國民黨的早期黨員,在國民黨一屆一中全會和二屆一中全會上均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任中央組織部部長。
令人困惑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他先后被國民黨和共產黨開除黨籍。
這是因為什麼呢?
國民黨開除他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成為令人矚目的風雲人物。
譚平山以中共黨員身份加入國民黨后,1924年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任中央組織部長,1927年3月任武漢國民政府委員兼農民部部長。譚平山竭誠擁護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新三民主義,佐助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黨,是國民黨左派的重要領導人物之一。
更關鍵的是,譚平山掌握著國民黨內的實權,他以第一、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身份,領導和推動國民黨內左派和民主人士,開展各種工農運動,培養農民運動干部,為促進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成,以及第一次國內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一次國內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八一南昌起義,譚平山積極參與,並以國民黨中執委常委的名義,主持召開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委、特別市等代表聯席會議,選舉產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8月8日,武漢國民黨中央宣布開除譚平山黨籍,剝奪一切職務。此后,譚平山跟隨起義部隊一起南下。
到1927年11月9日,中共召開臨時政治擴大會議,譚平山被開除黨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