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蘇區新紅六軍( 1 9 3 0 年1 2 月-1931年3月)
1930年12月,紅六軍在楊林市戰斗中失利后,所屬第十六師四十八團兩個營、第十七師五十一團一個營因與軍團主力失去聯系后,隨即返回洪湖蘇區。此時,湘鄂川邊區“清鄉督辦”、國民黨湖北省政府主席徐源泉正集中兵力“圍剿”洪湖蘇區。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周逸群、湘鄂西聯縣政府赤衛總隊總隊長段德昌將返回洪湖的各部武裝與紅二軍留下的傷病員合編為新紅六軍,段德昌任軍長,陳培蔭任政委,胡慎己任參謀長。下轄兩個
團和一個特務營,第四十八團團長陳光明,政委邱鴻錫﹔第五十一團團長陳華山,政委馬三關。全軍共1000余人。
新紅六軍成立之時,敵人已經佔領了洪湖蘇區江北中心區監利、沔陽、潛江,並逼近江南石首、華容等地。遵照中共湘鄂西特委關於“堅決反對逃跑主義,領導群眾死力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指示,新紅六軍在湘鄂西聯縣政府赤衛隊江左軍的配合下,採取“敵來我隱蔽,敵多我撤退,敵少我包圍”的戰術,廣泛開展游擊戰,收復了沔陽縣城。1931 年1月上旬,當敵人以四路兵力圍攻江北蘇區時,段德昌率新紅六軍渡江南下,佯攻華容縣高基廟,趁虛殲滅鲇魚須國民黨川軍新十一師一個營。1月16日,在江右軍的配合下,攻克華容縣城。隨后,新紅六軍返回江北,進攻石首縣胡家場(今屬江陵),殲滅敵一四二旅一部,打亂了敵人在西線的部署。1月29日,當敵人進犯石首縣馮家潭、小河口的紅軍醫院和兵工廠時,新紅六軍迅速回師,在拖船埠殲敵第四十八師數百人,收復了石首地區,粉碎了敵人進攻蘇區中心區域的計劃。2月21日,當駐南縣之敵佔領華容縣城后,新紅六軍再次挺進到江南,在華容、石首赤色教導軍的配合下,偷渡沱江,第三次收復華容縣城,緩解了江北地區的緊張局勢。
3月初,國民黨又集結三個多旅的兵力,以中共湘鄂西特委所在地石首縣調弦口為目標,向洪湖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3月6日,新紅六軍採取“隻打虛,不打實﹔不勝不打,要打必勝”的戰術,與赤色教導軍相互配合,在梅田湖殲滅敵新十一師300余人。隨后,新紅六軍掩護中共湘鄂西特委和蘇維埃政府機關北渡長江,轉移到洪湖瞿家灣一帶。3月19日,新紅六軍在江陵縣老新口殲敵新三旅兩個營﹔24日又在監利縣余家埠、胡家場擊潰該旅兩個團,乘勝收復了江陵縣龍灣寺、熊口等地,扭轉了蘇區的被動局面。新紅六軍成為洪湖蘇區新的主力部隊,並迅速發展到2000余人。3月27日,新紅六軍與江左軍在監利縣朱河附近的五福三橋合編為洪湖獨立團(段德昌任團長)。
《紅廣角》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