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中國報業史上的第一起名譽糾紛

2013年01月17日14:4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報紙的第二版醒目位置上一篇題為《星使駐英近事》的文章映入眼帘,他便往下讀去,越讀越感到不對勁,讀完不禁勃然大怒。原來文章詳細記載了清朝大使郭某在國外的一則軼事,當時,歐洲等發達國家時興人物肖像畫,於是這位郭大人也趕時髦,找了一位歐籍畫家為其作畫,作畫時,郭大使特別強調要將自己的兩隻耳朵畫下來,因為清朝有割下兩隻耳朵的刑律,其后,大使又要求畫師必須將自己頭上官帽的花翎畫出,以顯示出此帽的非同凡響,因當時畫的正面像,花翎在腦后自然無法畫出,畫師隨即表示為難,大使竟俯首至膝,問畫師曰:“花翎見之否?”畫師曰:“大人之翎頂自見,大人面目何存?”大使見兩者不能兼顧,無奈之中隻好將官帽置於身旁,要求畫師連同其免冠之身一並畫上。《申報》刊登此文充滿了奚落、諷刺的味道,將清大使描繪成一副卑憐、弱智狀。雖帶有虛構成分,但文中有不少因素與郭嵩燾相似,如文中提及的駐歐大使,姓郭等,而郭亦曾在英國有請人畫像之事,雖說畫像並非如此情節,而是根據照片所作,但郭深信此文是在誹謗他,他大為動怒,但又不得其解,這莫須有的情節以及對其人格的侮辱究竟從何而來?為搞清真相,郭大使首先致函原來為其做畫的英國人古曼查詢此事,古曼聞言也亦很吃驚,除矢口否認外,他還同原翻譯馬格裡一道在歐洲各大報刊登啟事,以當事人身份為郭洗刷,頗得英朝野好評。

郭嵩燾隨即將此啟事寄往《申報》,同時附信一封,言辭十分嚴厲,除要《申報》刊登古曼啟事外,還要嚴究此稿來源及刊發經過。《申報》館主美查接到郭大使信函后,未敢懈怠,他立即著手調查,終於搞清這篇稿件的始作俑者是畫師古曼的弟弟古丹,古丹其時任英國某小報主筆,這篇文章是古丹聽說其兄古曼為郭大使作過畫后隨意想象的調侃之作,而《申報》編發此稿的偏偏是楊乃武。美查倒沒有過多責究楊乃武,他認為此稿既為古丹所為,總算有一問罪對象了。

不久,郭嵩燾卸任回國,他惦記的第一件事便是找《申報》算賬。於是,下船伊始,他便請英國律師,准備狀告《申報》。美查聞訊后,理虧心虛,忙設法活動予以化解,他惟恐當事人楊乃武受名譽誹謗牽連而再遭牢獄之災,便急忙將楊遣出報館予以解聘。同時疏通英領事為其說情,並承認《申報》刊登此文過於輕率,諸多失實給郭大使名譽帶來損失,表示深深歉意,並在《申報》刊出更正啟事。郭嵩燾見《申報》如此姿態,心稍寬解,考慮到美查為英國人,於是便息事寧人。楊乃武離開報館后,回到家鄉余杭以養蠶為業了其殘生。(樊斌)

(責編:楊麗娜(實習)、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