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是1872年4月30日英國商人美查創辦的、以贏利為主要目的中國第一份商業報紙。因創辦地在上海,上海別稱“申”,故報紙名為《申報》,原先全稱《申江新報》,為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上海防務后,因為《申報》為中國國民黨黨產而宣布停刊。前后總計經營了77年,共出版25600期。
中國清末四大冤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曾經轟動全國,幾乎無人不曉。這一案件主人公之一的楊乃武出獄后卻因禍得福,成為上海《申報》的一位編輯,而策劃者即是《申報》館主英國人美查。
美查(1830∼1908)英國商人、報業資本家、上海《申報》的主要創辦者。19世紀60年代初到中國上海,與其兄從事進出口貿易,初經營茶葉,以后,辦起了點石齋印書局,成為上海最早採用現代技術的石印法書館。點石齋印書局因承印《康熙字典》而大獲其利后,美查又辦起了中國近現代報業史上影響巨大的《申報》。
美查因經商起家,在報業運作過程中亦帶有商業味道,將楊乃武聘進《申報》館任編輯,即是體現。其時,楊乃武因“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造勢,已成為一個名人,美查認為奇貨可居,他欲利用這一名人效應,使《申報》影響更加遠及。然而事實卻是,楊乃武入《申報》非但未有起到設計中的名人效應,反而帶來了一場名譽糾紛,令《申報》影響大跌,差點釀成大禍。
《申報》曾對楊乃武與小白菜案進行了連續報道並關注事態的發展,從一個側面促進了案情澄清。涉案的300多名官員有30余人被革職、充軍或查辦,150多名六品以上的官員被革除頂戴花翎,永不續用。因此,楊乃武進入《申報》,擔任編輯后,一直勤奮工作,其文筆頗得主筆錢昕伯的賞識,不少稿子都放手讓他編,並不做太多干涉。
1878年7月的一天,楊乃武收到一篇來自英國的稿件,內容頗有諷刺意味,於是便將其編發。當駐巴黎公使館收到國內送來的這份刊登楊乃武編發的這篇來自英國的稿件的《申報》時,已是一個多月后的事了。清朝駐英法公使郭嵩燾像往常一樣迫不及待地打開報紙,希望通過《申報》多知道一些國內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