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開國少將段蘇權負傷致殘乞討回家 建國后尋找救命恩人

(福建)賴 晨
2013年01月18日08: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乞討回家

段蘇權,這位名副其實的乞丐,拄著雙拐,一跳一跳地走在陌生的山路上,討飯碗裡晃蕩著討來的清湯寡水,他惦記著獨立師的戰友們。他當然想不到,獨立師已在1934年11 月28日全軍覆沒,師長王光澤不幸被俘,於12月21日被敵人槍殺在四川省酉陽縣龍潭鎮了。

段蘇權一路乞討來到川湘交界處的湖南花垣縣茶洞鎮一個土地廟,他在這裡討到了2000多枚銅板,准備作回家的盤纏,銅板叮當作響,響得段蘇權心裡挺溫暖的。正當他陶醉在數錢的喜悅中,土地廟的門“哐當”一聲被撞開,竄進一個人高馬大的惡丐,一把搶走了他的錢。段蘇權叫喊著,哀求著。惡丐獰笑著,揚長而去。段蘇權腳踝還未痊愈,哪裡追得上。

段蘇權隻好每天討點殘羹剩飯,苟延殘喘。一天,一位老鄉把他拉到牆角,咬著他的耳朵說:“跛子,快走,團總知道你是紅軍,他們要把你扔進河裡喂魚。”

得到消息,段蘇權拼命地蹦跳,逃離茶洞鎮,一路乞討幾百裡,來到湘西永順縣的王村鎮。從王村流過的酉水是沅水的支流,王村有直通岳陽的水路,段蘇權萌生了經岳陽回茶陵養傷的念頭。這天,他一蹦一蹦地到了河邊,見一艘卸

完米的船正准備直下岳陽,他向船老板苦苦哀求讓其乘船。船老板問他是哪裡人,他說是茶陵人。無奈口音不同,非茶陵人的老板聽不懂,頻頻搖頭。讀過私塾和高小的段蘇權便拿起船板上一支記帳的筆,寫了“湖南茶陵人”五個字。這五個字蒼勁、有力,令船老板刮目相看,船老板眼睛忽然一亮,覺得這個乞丐不是一般的叫化子,善心也就發了,讓段蘇權上了船,段蘇權便置身於船頭的一角,一路滔滔直抵岳陽。到岳陽后,他在別人的幫助下爬上了一列裝煤的火車。他在醴陵站下車后,又沿路乞討,於1935年7月17日來到攸縣皇圖嶺車站。

段蘇權在車站徘徊著,滿頭雜亂的披肩長發長滿了虱子。討來的破棉襖也在煤堆裡滾得油黑锃亮,腋下被磨得露出油渣一樣板結的棉團,四川恩人送的拐杖也變了形。臉上憔悴不堪,蓬頭垢臉。但他的茶陵鄉音未改。一個茶陵人搭訕著和他說話,認了鄉親。

這個茶陵老鄉叫劉維初,貧苦出身,在醴陵淥江橋附近開了一家小豆腐店。這天,他在皇圖嶺圩場辦事,見到大家在圍觀這位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的乞丐,發現他竟然操著茶陵口音。他鄉遇知音,非親三分故,便產生了惻隱之心,待知道他的來歷和境況之后,不禁唏噓感嘆一番,深感塞幾塊錢不能了事。

劉維初將他扶到家裡。在豆腐店裡,乞討一年來段蘇權第一次理了發,跟那頭“虱子窩”告了別,換上了干淨衣裳,恢復了人的模樣和姓名,也開始敷藥治療腳傷。

段蘇權在劉維初店裡住了42天,身體基本恢復了,可以直立行走了,他便給茶陵縣堯水鄉高徑村的父親寫了信,父親借了十幾個大洋,千恩萬謝地酬謝了劉維初,把兒子接回家裡。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