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我黨“三大優良作風”是如何形成的

尤國珍
2013年01月21日10:0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943年3月,周恩來結合整風學習,寫下了《我的修養要則》,提出“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並幫助他們”。這份《我的修養要則》手稿,是見証周恩來進行優良作風修養的稀見文獻。

黨的作風直接關系著黨的形象和人心的向背。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形成了一系列優良傳統和作風,其中廣為熟知的是1945年黨的七大提出的“三大優良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三大作風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三大優良作風”的逐步形成

我們黨創立初期,就明確規定黨的任務是為全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大革命時期,逐步認識到革命與群眾結合的重要性。如,毛澤東從1925年至1926年間,先后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和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初步闡明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實際情況和革命與群眾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在領導革命斗爭的實踐中初步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1929年9月,周恩來在給紅四軍前委的信中強調,紅軍籌款、沒收地主財產等工作一定要經過群眾路線。同年12月,毛澤東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指出,紅軍的任務,除了打仗消滅敵人,還要擔負起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的任務。1930年5月,毛澤東針對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批評了離開實際調查的機會主義和盲動主義,提出“中國革命斗爭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在反“圍剿”斗爭中,我們黨更加認識到依靠群眾的重要性。毛澤東在1934年1月寫的《關心群眾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一文中明確提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群眾,不依靠群眾,不關心群眾生活,是什麼任務也不能完成的。”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進一步強調了理論與實際結合、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性。毛澤東在《實踐論》和《矛盾論》中深刻闡述了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重要性,為最終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1942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毛澤東在此期間發表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的講話,通過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延安整風使黨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得到極大的普及和推廣。1943年6月,毛澤東寫的《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科學闡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