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本期策劃,讓我們一同回顧一下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朴素、勤儉治國的優良品德和崇高風范。
 
 
 
 
 

周恩來:以身作則 不允許親屬搞特殊

  周恩來“60大壽隻吃工作餐”

  “1958年3月5日,周總理到重慶考察長壽湖規劃,正值他60歲生日,周總理特地打招呼,不要虛張聲勢、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吃飯要簡單,隻吃工作餐,並且還一再強調要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絕對不能丟。這天飯菜異常簡單,桌上最好的飯菜是工作人員到長壽湖上游打撈的長壽湖鯽魚。【詳細】

  周秉德初到北京買兩身衣服換洗 周恩來說“浪費”

  衛士叔叔見我從天津來時穿的兩身小花衣裙在秋季穿顯得單薄了,便騎自行車帶我到王府井訂做了兩套秋天穿的衣褲。沒多時,第一套蘭色咔嘰布小西套裝完工了,穿上真精神。吃飯時,伯父看見了,說:“不錯!哪裡來的?”我如實回答:“叔叔帶我去做的。”幾天后,我又換上了另一套黃咔嘰布的衣褲,這下伯父看見后便皺了皺眉:“怎麼又做了一套?浪費!”原來,當時實行的是供給制,伯父嫌我做多了,多花了公家的經費。【詳細】


點擊進入【相冊】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
點擊進入【相冊】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
 

劉少奇:吃紅薯葉代替米飯 常穿的一件羊毛衣

點擊進入:1961年劉少奇湖南農村調查之行
點擊進入:1961年劉少奇湖南農村調查之行

  為了不讓群眾知道,躲在廚房吃紅薯葉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蘇區干部生活作風的特點之一。蘇區全國總工會中央執行局委員長劉少奇為了節約糧食,他經常讓伙夫煮紅薯葉代替大米飯當飯吃。為了不讓群眾知道,每到吃飯時就借口有事,其實他躲在廚房下吃紅薯葉去了。他的部下對此議論紛紛,還以為他是躲到廚房吃肉去了呢!一位干部悄悄跟隨而去,才發現了事情的真象。領導干部如此以身示范,怎麼能不推動好作風形成氣候?【詳細】

  不講究吃用,更不講究穿戴

  劉少奇長期是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之一,他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一樣,是不講究吃用,不講究穿戴的。這並不是寒酸,而是清廉,是一種令人敬慕的高官平民風范和共產黨人朴實的生活態度。
  他有一條咖啡底夾有素花的毛圍巾,自從進城以后,年年冬天都用它,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他常戴的一頂草帽,用了多年,變成了黃色,還長了許多褐色的斑點,邊上的線也斷了。1958年秋天下鄉時,工作人員想給他換新的,卻被他拒絕了。【詳細】

 

朱德元帥的窮日子

  朱德:我這一輩子沒有吃過飽飯

  “父親始終保持著戰爭年代的儉朴作風。他每頓飯差不多都是一碗米飯、一小盤素菜、一小盤自己家裡腌的泡菜,另一盤菜裡幾片肉,一小碗湯。他的衣著也很簡單,幾件較好的衣服隻有接見外賓或外出時才穿,一回到家裡就換上舊衣服。他的內衣、毛巾都破到不能再補、無法再用時才換新的。他床上鋪的褥子、床單,蓋的被子也都用了二三十年,上面打了不少補丁。他對我們說:衣服被子隻要整齊干淨,補補能穿能蓋就行,何必買新的?給國家節約一寸布也是好的。這比戰爭年代好多了,那時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
  父親不肯要任何特殊照顧,不願讓國家為他多花一分錢。三年困難時期,家裡由於來往客人多,糧食虧了五十多斤。工作人員想讓機關補上,父親堅決不同意。他堅持和全家人一起吃菜糊糊,硬是用“瓜菜代”的辦法把所虧糧食補了回來。”【詳細】


朱德在七屆二中全會上
朱德在七屆二中全會上
 

鄧小平家庭廚師:他家有一個習慣——不浪費


  揭秘鄧小平的退休生活:吃剩菜剩飯 從不辦酒席

  曾在鄧小平家做過近兩年廚師的管建平回憶說:“打心眼裡說小平一家是過日子的人。兩年裡,我做什麼,他們吃什麼,絕對不挑食。只是他們的口味重一點,偏愛辣,我便在做菜時多放點辣椒、辣椒粉就行了。”據介紹,鄧小平用餐時喜歡各種各樣的青菜都吃一點,於是管建平特意為鄧小平准備了一個小盤子,各種菜都夾上一點,戲稱為“五味俱全”。回鍋肉、扣肉、粉蒸肉、臭豆腐、腌胡蘿卜絲,是他常吃的。“他家有一個習慣——不浪費,剩飯剩菜一律下頓做成燴飯、燴菜接著吃,就是燉菜剩下的湯都要留到下頓吃。”無論法定節日還是民俗節日,或者遇上誰的生日,鄧家把握住一點,從不辦酒席﹔隻有在親友、同事和部下來時,卓琳才會特地關照廚師加菜,還特地讓廚師少放辣子。【詳細】

 

陳雲:不剩飯菜,盤子都要用饅頭擦淨油漬

  “吃飯后盤子干淨的能當照子鏡”

  陳雲吃飯最反對浪費。早在延安時期,由於日軍轟炸延安,中央組織部搬到北門外大約兩公裡處山坡上的窯洞裡。山腳下有一家叫西北菜社的飯館,經常招待那些跑來延安尋求救國道理的歸國華僑和國民黨地區一些官員富豪的子女。他們不習慣延安生活的艱苦,跑到飯館要了很多菜,為了擺闊氣經常沒吃多少就扔掉。為此,陳雲非常反感。他在一次群眾大會上批評了這一現象,並說:“吃飯要照鏡子。就是不僅把飯菜吃完,還要端起盤子來,用饅頭擦干淨盤底的油漬,用干淨明亮的盤子當鏡子照。”他列舉延安人生活的艱苦,每人每天三錢油、五錢鹽,吃菜自己種,糧食很緊張,肉食要靠各單位養豬來解決。所以,要堅決杜絕浪費現象。否則就會脫離群眾,逐漸變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