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控弦東南射天狼

我軍在1953年東山島之戰中首殲國民黨軍傘兵部隊經過

2013年02月20日10:37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東山島八尺門渡口實施的這次傘降組織非常混亂:兵力將近一個大隊,卻沒有派出大隊長指揮,反而是副大隊長李厚圻指揮,而李厚圻的指揮經驗又不足﹔傘兵空運時沒有採用戰斗裝載,反而是人彈分離,甚至連火炮與炮栓都是分機裝載,造成傘兵著陸后找不到武器,有武器卻沒有炮彈等等混亂情形﹔為了保密和達成突然性,國民黨軍事先未對空降地點進行火力准備,傘降時空中掩護也不力,完全是一種賭場投機心理,寄希望於偷襲獲勝。

7月16日3時,國民黨軍傘兵支隊在新竹機場登機,投入兵力共2個中隊480人,使用18架C一46型運輸機,其中16架載運人員,2架裝載物資。

3時30分,運輸機起飛。

4時47分,編隊到達東山島后林地區上空,以3機“品”字隊形跟進傘降。第一批傘降高度240米,遭我守島部隊火力打擊后隊形混亂,后續梯隊傘降高度不斷升高,致使空降散布面積長約4000米,十分分散,並有部分傘兵墜入海中。

被俘的國民黨軍傘兵中尉分隊長張永春后來說:“解放軍的對空射擊火力真猛,打得飛機不敢低飛,有的飛到兩三千公尺以上的高空就慌慌張張地把傘兵丟下了。我領跳的時候就覺得事情不妙。”

一大隊重兵器中隊二分隊中士副班長邱新林驚慌得著地時連基本動作都忘記了,一下子就扑跌在地上,上胸受傷。他在被俘后說:“我在跳傘時就知道凶多吉少,但想到不跳下來回去也是給槍斃,隻得閉著眼睛朝下跳了。”

反觀我軍,雖然從無應對空降作戰的戰例,卻憑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和指戰員的積極主動性,打得有章有法。

敵軍傘兵開始空降時,守衛八尺門渡口隻有我軍水兵一個連隊不足百人。雖然戰士們從未見過傘兵,卻毫不猶豫投入反空降作戰。該連當時正奉命上船,隻有連部7人在駐地,看到傘兵后毫不畏懼,立即從倉庫取出機槍向空中猛烈射擊,一口氣打完了4箱子彈。

在地面火力的打擊下,敵傘兵在空中就死傷慘重。未傷亡的傘兵著陸后,組織力量搶佔了后林村西面的高地,並隨即向八尺門渡口進攻。但我軍水兵連在渡口附近依托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時修筑的寨子斷垣,連續挫敗了國民黨軍傘兵的沖擊,堅守如磐。戰后,這個水兵連被福建軍區兼第10兵團授予“東山戰斗二等功臣連”榮譽稱號。

說來也巧,敵傘兵司號員正好落在守島民兵連部的門口,剛著地就被活捉。敵傘兵失去聯絡后,不戰自亂。上午9時許,約有兩個排的傘兵向后林村發起猛攻,民兵們沉著應戰,打退敵人的多次輪番進攻。后林村民兵的戰斗,牽制了敵人傘兵的相當一部分力量,使得八尺門渡口的守衛部隊減少了壓力,也為增援部隊贏得時間。戰后,后林村民兵獲得“東山戰斗民兵戰斗集體功臣”光榮稱號。

上午10時,我軍增援部隊步兵第二七二團先頭營通過八尺門渡口登島,戰斗至此大局已定。他們當即向渡口附近的國民黨軍傘兵發起攻擊,經過勇猛沖擊和抵近白刃格斗,將其大部殲滅。

據台灣《聯合報》刊登傘兵上尉張宗智的“對東山島戰役追憶”一文記載:18架C一46運輸機載乘480名,空降16架416名,死傷被俘226人,逃回190人。有2架64人錯過目標回台,其中1架載著無線電台,使降落者無法與海陸空軍聯系,嚴重打擊士氣。帶著“飛虎旗”的指導員張彪被俘,“飛虎旗”也跟著飛了。

東山島之戰,以國民黨軍的完敗告終,蔣介石“反攻大陸”的企圖受到沉重打擊。大傷元氣的國民黨軍傘兵部隊從此再未重整旗鼓,東山島成為其絕地。

被撤職的胡璉悔之不及:“我們用農業社會的軍隊和觀念,去打工業社會和現代兩棲作戰,基本上就是落伍了。”毛澤東則意氣風發,講到東山戰斗不光是東山的勝利,也不光是福建的勝利,而且是全國的勝利。的確,我軍經此一戰取得了反空降作戰的新經驗,國民黨軍從此再也不敢進行登陸竄犯。

海峽一戰而靜,和平逐漸成為兩岸人民共同的期盼。

(管飛 本文作者為防化學院基礎部講師、軍事歷史學博士。)

鏈接

東山島,地處東南沿海,隸屬福建省漳州市,是福建省第二大島。東山島扼閩、粵海上交通之咽喉,乃閩南沿海之屏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名將戚繼光為抗倭寇修筑銅山古城,明末鄭成功為收復台灣操練水師,施琅出兵統一台灣,無不是在東山島。

(責編:楊麗娜(實習)、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