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龍的禮物:如何看中國對非洲的援助

〔美〕黛博拉·布羅蒂加姆

2013年02月28日08: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人在非洲人眼裡有著各種各樣的印象:到各國訪問、兌現伙伴關系這一重大承諾的領導人,各省名字很長的公司,大型跨國企業,資源匱乏和受利益驅動。他們是要求長時間工作的廠長,是堅強的企業家,是廢金屬購買者和商人。中國人提供了所期望的對中國和非洲都有利的真誠的協議:公路、寬帶、陸上通信線、高科技種子。他們帶來了援助人員:職業教師、農業專家、水利工程師、青年志願者,以及其他一些人,就像許多西方人所做的那樣,他們到非洲去是出於好奇心、冒險精神或幫助窮人的願望。而且他們並非剛剛開始前往非洲,有些中國家庭早在18世紀20年代就到了那裡。華裔非洲人已經在非洲各國擔任國會議員、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

非洲各國獨立后與它們長期交往的歷史使中國在許多非洲人眼裡具備了合法性和可信度。從非洲各國獨立后到達那裡,他們就一直沒有真正離開。西方國家只是沒有注意到中國工程隊在內陸修建小型水電站和橋梁,維修灌溉系統,管理國有工廠,因為中國人不像其他捐助者那樣,喜歡用廣告牌來宣傳他們的存在。非洲當前之所以被納入中國的“走出去”戰略,並非僅僅是因為自然資源,還是因為其在貿易、建筑和工業領域的機會:商機。中國人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將商業與援助結合在一起。中國用援助來資助中國企業建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或經濟合作與發展中心。中國人正在試驗,希望盈利動機使這些嘗試具有可持續性,從而將中國政府從一次又一次地恢復其援建項目中解放出來。他們將繼續改變和成長,並且從這些試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我們最好也跟蹤這些進展並且向其學習。

從西方的標准來看,中國在援助與出口信貸方面守口如瓶。缺乏透明度肯定會引起懷疑和擔心。北京隻要使用經合組織早已採用的報告標准,就能很輕易地解決這一問題。但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的私人銀行和私人企業一直以來也對它們與非洲領導人的交易保密。透明是好事,但西方國家應該帶好頭。期待中國企業最先公布它們的商業合同是不現實的。

美國、歐洲和日本應該繼續促使中國在非洲擔當“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同時也得承認作為發展伙伴,傳統捐助國相互之間也存在著信用差距。西方領導人做出的援助承諾會因議會的反對而得不到資金。不附帶條件的援助也會僅僅因為沒有包括某些領域,如技術援助,就會遇到困難。而且正如全球發展研究中心在其年度發展職責指數中所指出的那樣,有些經合組織國家(法國、英國、美國和比利時)仍在繼續向不民主的軍國主義國家出售武器並從中獲利。西方國家共同承諾在所有這些領域作出改善,將會更有效地使中國同樣的訴求變得更加可信。

中國現在在非洲是一支強大的力量,而且中國人也不會離開非洲。他們對非洲大陸的擁抱是戰略性的、有計劃的、長期的而且仍未充分展開。全球經濟衰退導致這一進程出現了停頓,但中國政府仍然兌現了他們2006年11月在北京作出的承諾:增加一倍的援助,建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和經濟特區。就像他們最初在20世紀90年代所做的那樣,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利用這一停頓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了大量資產。

最終,非洲各國政府需要按照有利於本國人民的方式來作出應對。雖然許多政府都將抓不住這個機會,但肯定有些能夠抓住。西方國家可以提供幫助,但需要對中國的參與有更加現實的了解,需要避免危言聳聽和過度偏執,需要承認我們自己的缺點,或許還需要對中國始終如一地奉行不干涉內政的政策,可能要比它經常干涉別國內部事務,或使用武力來促進政治變革更為可取這一觀點進行探討。

我們最終需要謹記:中國自身的試驗已經讓上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而且這基本上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做到的。他們相信投資、貿易和技術是發展的手段,他們正在參與非洲的過程中使用這些手段,他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們大公無私,而是因為他們在國內學到的經驗。他們認識到他們自己的自然資源可以成為現代化和繁榮的資產。他們認識到中央政府對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承諾可以迅速降低貧困。他們認識到經濟特區可以從西方國家和日本吸引成熟的產業集群,可以提供就業和技術。這些經驗所注重的並不是援助,而是試驗﹔並不是家長式管理,而是競爭這一“創造性破壞”和萌生新的機會。這可能是中國這條巨龍最終不甚明了的禮物。

(摘自〔美〕黛博拉·布羅蒂加姆:《龍的禮物: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沈曉雷、高明秀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7月版。文字有刪減)

上一頁
(責編:王新玲、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