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徐向前之子的“紅色提案”

劉暢
2013年03月07日10:23   來源:人民網-環球人物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13 年2 月25 日,徐小岩在家中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採訪。

2013 年2 月25 日,徐小岩在家中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採訪。

2013年2月25日,踏著瑞雪,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在北京採訪了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岩。一進家門,會客廳裡的一幅油畫就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是父親正在補衣服,被抓拍了下來,后來一位畫家畫了這幅作品送給我們作為紀念,我們就一直挂著。”不知不覺已經站在記者身旁的徐小岩解釋說。從軍45年,徐小岩曾任總參謀部通信部部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中將軍銜,現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你們請坐,先喝杯茶。”他話語平易、謙和,沒有官架子,言談舉止顯露出軍人特有的氣質。指著徐向前親筆題寫的“人民的公仆”幾個字,他與記者聊了起來。

父親一生追求真理

在徐小岩看來,父親的一生影響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1901年,徐向前出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永安村,是家中第二個男孩。1919年,他考入閻錫山創辦的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畢業后任教,隨后決定投筆從戎,報考黃埔軍校。1924年,徐向前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員,並有幸成為孫中山衛隊的一員。

當時在黃埔,蔣介石每月都會找學生談話,發掘人才,但徐向前性格內向,少言寡語,一直沒能入他的“法眼”。后來,徐向前參加了東征戰役,經受了革命戰爭的洗禮,還加入了“青年軍人聯合會”,受到蔣先雲等共產黨員的影響,萌生了革命思想。孫中山逝世后不久,徐向前去了馮玉祥部國民第二軍。軍閥部隊中貪污、吃空餉、軍紀敗壞等現象比比皆是,與黃埔精神格格不入,使他非常苦悶,決心離開這種部隊。

1926年底,徐向前來到武漢,從漢口到武昌,一路標語滿目、歌聲震天,令他深受鼓舞。不久后,他被任命為武漢軍校總隊政治大隊第一隊少校隊長。徐向前廣泛閱讀了列寧的著作和介紹蘇聯十月革命的書籍,明確了自己的信仰。1927年3月,在國共合作面臨分裂的嚴重關頭,徐向前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

李先念在紀念徐向前的文章中曾寫道:“他對人生是嚴肅的,確定信仰決不隨波逐流,而是執著地追求真理。”父親堅定執著的人生態度,讓徐小岩終身受益。

“父親參加革命后,隻回過家鄉4次。”徐小岩感慨道。這4次當中,有兩次意義特別重大。一次是在1937年,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需要做閻錫山的工作,而徐向前是山西人,是閻錫山的同鄉,因此,中共中央決定派他隨同周恩來、彭德懷一同去見閻錫山。那一次,徐向前隻在家鄉停留了3天。解放戰爭時指揮山西戰場作戰,則是徐向前最后一次回家鄉。他率領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與閻錫山作戰,解放了山西全境。“父親用解放山西這樣的特殊方式,回報了養育他的土地。”徐小岩說。

新中國成立后,徐向前出任解放軍總參謀長,此后長期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等職,1955 年被授予元帥軍銜。粉碎“四人幫”后,徐向前出任國防部長。1985年,他主動提出辭職,為廢除干部職務終身制做出了表率。

徐向前十分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1984 年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徐向前擔任首任會長,這也是他晚年擔任的唯一職務。他的愛國熱忱和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強意志,感動並凝聚了海內外的黃埔同學。許多台灣和海外的黃埔同學都成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積極支持者。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